晴時多雲

民主的假面具

首投族是雙英決勝負的關鍵,所以雙方陣營都在極力拉攏年輕族群,以便在選戰中脫穎而出。

年輕人對戒嚴時代毫無印象與感受,優點是自由、開放、多元、積極,比較不會受到老官僚習氣的影響,排斥那些充滿濃厚黨國味道的事物。缺點同樣是沒有歷經專制獨裁統治,不知威權為何物,如此一來容易被化妝後的歷史所迷惑,以為兩蔣時代是充滿希望,奮發向上的年代。

一般對馬英九的印象,可能僅是親中,對其國家認同存有疑慮。然而,馬的另一個重大問題乃是其人格特質充滿威權色彩,他想形塑的親民,本質是開明專制的聖君再世,絕非多元社會中以民為主的民主作風。

馬是早期留學生,受過美國民主的洗禮,卻未形成他的民主心態。那些法律、政治書籍只是唸書、考試用的,不是生活方式的呈現,因此他回國後即投入黨國體制,為獨裁者服務,從此平步青雲,成為國民黨新一代的政治明星。

事實上,他回台灣時,正值民主運動風起雲湧,面對許多重大改革議題,如總統直選、國會全面改選等,他都站在保守的一方,以所學的知識為統治者塗脂抹粉,所以被稱為國民黨的化妝師。

民主只是馬英九披在身上的外衣,是形象的塑造物,否則真正有民主心態的人,怎會容許一個政黨擁有約達千億元的不義黨產?這是民主世界裡未有的現象。本土陣營要爭取年輕族群的支持,就要揭發馬英九反民主的真面目,才有可能贏得大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