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誰才是蔣經國的真正傳人?

蔣經國,是台灣外來統治政權的最後一位強人,他在位雖然僅有短短十年,但因蔣介石極早即有充分的意向積極培養其為接班人,因此其行政院長六年任內,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準強人,總結其十六年在台施政的功過毀譽,沒有人可以否認他是影響台灣政經發展至鉅的一號重要人物。

最近,蔣經國的名諱超高比例的在政壇被提及,既非生辰、也非忌日,原來是台灣大選快到了,長期以來被世俗標籤化的所謂泛藍政黨,在搶奪誰才是蔣經國真正傳人的主導權。這麼做,當然具有選票的考慮,因為在民主化程度不夠徹底的國域,當人們對現實不滿時,往往會懷念昔日的強人,儘管蔣經國生前長期掌握情治系統,在其手上曾經成立政戰系統與人二單位,對台灣進行嚴密的政治控制與社會控制,是個典型的特務頭子,包括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江南案,都是其主政期間鎮壓異議份子的歷史罪狀,但是由於當年時值台灣經濟高速成長,以及其晚年被迫同意放手民主改革,因此蔣經國至今仍在不少台灣民眾心中保有不惡印象,這是今日政治人物爭奪經國先生嫡傳弟子的選票基礎。

親民黨因二千年總統大選於國民黨分裂而出,兩黨確實系出同源,同時,宋楚瑜與馬英九兩位黨主席先後擔任過蔣經國的英文翻譯,其中出道較早的宋楚瑜更追隨十四年之久,等於同步參與了蔣經國的掌權階段,因此這場嫡庶之爭,從過去兩人每逢特定時刻即奔往頭寮哭靈開始,就打得難分難解,現在基於政治空間與個人抱負的本質性衝突,角力的場面就更為可觀了。

民主時代,已經不容許複製威權遺緒,但是站在國家利益與人民福祉的角度,如果宋馬是要競爭誰才學得像蔣經國屬於正面評價中的勤政、幹練、親民的執政特質,相信多數國人絕對會樂觀其成,也應該加以鼓勵。

因為,民主政治就如一個開放式櫥窗,所有的政治人物都是陳列的商品,本來就應該爭奇鬥艷,吸引選民駐足的目光,因此商品當然要愈多愈好,而且不怕貨比貨,應該互相漏氣求進步,絕不能淪為獨門或壟斷的生意,一旦政客恃寵而驕,以為可以擺出愛買不買隨你的姿態,隨意綁架支持者,吃虧的最終將是人民頭家。

過去三年多以來,國民黨不正是打著蔣經國的旗號二度執政?所謂的「百年」,不但把所有在野黨撇在一邊,成了一黨的黨慶,甚至連國民黨自己的前主席李登輝都給抹去,成了一人的競選活動。蔣經國的能幹,主政者沒學到,只會比劃皮毛,因此總讓人感覺不真誠、不踏實。宋楚瑜說:解決問題是做事,虛晃一招是作秀,這段形況,真是經典。

蔣經國這位中國人,晚年說了「我也是台灣人」的名言,善良的台灣人立刻不吝給予其肯定,但是,聲稱是蔣經國的接班人,卻一會拿「台灣人」騙選票,一會說「台灣人」是操弄族群,一會又發明了「台灣人」的三段論,說穿了,他只是支離破碎的運用「台灣人」,他根本不認識「台灣人」。

蔣經國也說過「把人民的小事,當作政府的大事」,今天,這句話也成了選舉文宣,但同樣畫虎不成反類犬。一個當了三年的總統,每天到各地去自我宣傳「政績」,講來講去好像就只有兩個樣板,一個是米酒降價,一個是詐騙電話減少,這樣的格局,蔣經國若地下有知,他會做何感想?

蔣經國對中國的「三不」,其精神是可以與時俱進的,那就是這個國家不管你愛叫它台灣或「中華民國」,一國的國格與安全必須捍衛,不容秤斤論兩、討價還價,這點蔣經國的傳人誰能做到?

現代的台灣公民,不會再拿蔣經國作為一把尺來丈量今天的政治人物,但是絕對會厭惡政客把蔣經國當做政治圖騰來自我標榜為「正朔」,然而卻完全違背蔣經國建設台灣的治國方略。因此,國親競爭是民主良性現象,唯有真理愈辯愈明,釋放多元意見的比賽,才能刺激政客精益求精,不敢顢頇麻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