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馬英九背後有一個隱形助選團

馬政府的親中政策產生的禍害非常嚴重,但一般的批判皆著墨在主權與經濟層面,忽略了中國已經介入台灣選舉,成為藍軍隱形的助選員。尤甚者,其為藍軍挹注的資源,係以兩岸交流之名,譬如對科技業與農產品的採購,聲稱「上不封頂」,即使未來根本沒有到位、兌現,卻已發揮龐大宣傳效果,誤導台灣民眾的認知 ,甚至影響選情,造成不公平競爭。但當前法規顯然無法規範或限制這種做法,造成台灣人民逐漸失去對自己命運的掌控權,中國已是台灣政治背後最大的影武者。

不可諱言的,賄選仍然存在於台灣的選舉,卻受到司法的制裁,對選舉的影響力逐漸降低,但一種新型態的賄選卻迅速蔓延,就是中國對台灣釋出的所謂利多,包括口惠而實不至的各項採購,邀訪台灣各界人士,對赴中投資的優惠,以及中國觀光客來台自由行等,均被中國當成幫助馬英九穩住政權的籌碼,視馬政府支持度的低迷情況而一一拋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批評馬政府施政無能,只會找中國幫忙,可謂一語中的,切中要害。

而「找中國幫忙」名義上是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例如最近台灣香蕉滯銷,馬政府無能為力,只會刊登廣告批判批評者,但中國的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卻在國民黨民代的陪同下「巡視」台灣中南部農村,訪台的山東省長則不顧中國海南省香蕉嚴重滯銷,宣布採購五百萬公斤台灣香蕉,為焦頭爛額的馬英九提振支持度,這不就是一種實質的賄選嗎?更可悲的是,中國此種採購式的賄選,往往只是「空嘴嚼舌」,得到助馬的效果後往往不了了之,結果農民根本沒有得到好處。再者,即使中國真的採購五百萬公斤台蕉,以當前行情計也不過區區數千萬元,根本不及農委會補助花博的百分之一,但中國卻已憑空得到「大善人」的名聲。

同樣的,中國宣稱開放台灣農產品銷中,表面上似乎帶給台灣農產品一個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實質上由於中國人均所得遠低於台灣,其水果價格低廉,加上台灣少數退休農政官員、業者早已將台灣公費補貼研發改良的農產品種帶至中國,使台灣水果在中國競爭力降低,以致台灣對中農產品貿易逆差日益擴大。因此,真實的情況是台灣的消費者在救中國的農業,而非中國政府的採購救了台灣農民。

事實上,馬政府遇到困境找中國幫忙,乃是一貫的施政模式。馬英九就任之初,即遇到全球金融海嘯,看似不幸,其實對於一個宣稱「準備好了」的執政團隊,反而是一個展現施政能力的最好機會。為何被吳敦義批判得一文不值,抹黑為黑金的李登輝前總統,即使在兩岸關係最不穩定的外在情境下,也能安然度過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而宣稱創造最穩定的兩岸關係的馬政府,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卻拿不出解決的方法,只能找中國幫忙?

當時馬政府拿出的法寶,就是直航與開放中國觀光客,後來更得寸進尺,罔顧台灣的利益,與中國簽下ECFA。吾人仍可清晰記得,中國觀光客來台的郵輪掛著「振興台灣經濟」的布條,以救命恩人的姿態踏上台灣土地,並且在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誇口「採購無上限」的狂態。之後,其它動輒號稱數十億美元採購的「施恩」場面,已經成為中國省市級領導或者工商團體訪台必然出現的儀式,形成國民所得較低的人接濟較高的人的荒謬場景。馬政府不但丟了台灣民眾的臉,也徹底摧毀了台灣人的尊嚴與自信。

事實上,數十年來台灣的經濟基礎打造扎實,縱然偶有金融風暴來襲,仍可靠著自己的力量再起,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即為最佳例證。何以馬政府要讓台灣人信心崩潰,並且養成事事依賴中國的思維模式?吾人懷疑,此係馬英九打著悲情牌、苦肉計,以便消除對中國全面傾斜、開放的障礙,創造「終極統一」的條件。而它的附加利益,則是在選情告急時,可以引中國之力相助,替馬政府解決問題,助其尋求連任。然而,台灣是否會在馬政府「找中國幫忙」的變相賄選下,改變獨立自主的發展軌道,駛向被併吞的不歸路,必須靠多數民眾的覺醒,作出智慧的抉擇,方可撥亂反正,完成自救的目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