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職就缺企業家精神

◎ 林耿暉

板橋地院對前年「又」再次爆發的假球案作出有史以來最重的判決,球友無不希望這是國內最後一次的假球事件。但對於中職的不振,除了揮之不去的假球外,這個產業長期以來欠缺企業家敢投資的精神,其重要性卻不下於根除假球。

回顧中職過去廿一年的經營,它有一套邏輯一直令人難以理解,因為若把這套經營邏輯放到其他產業上是絕對行不通的,例如消費者去買一台筆記型電腦,買了以後發現品質欠佳當然不會再買,結果是造成這款筆記型電腦銷量不好,但這樣的結果,難道是消費者的責任?不過在中職,就變成「共體時艱」這種很怪的邏輯,更有甚者認為,球迷不走進球場看球,所以球團不賺錢;球團不賺錢,哪來的錢再投資?哪有錢去培養球員、增加球員福利、建立完備二軍?

這兩者難道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綜觀其他產業,大部分經營者皆是舉債經營,為何?因為看好未來收益,所以現在願意面對風險舉債投資。但中職的經營者願意投資嗎?光看各隊的二軍人數便可略知。因為球員是職業棒球這場專業競技的主秀,說穿了就是各球團的生財工具,對生財工具的投資是最基本的投資,所以四球團對球員的投資如何?目前四隊的二軍人數,扣除替代役球員後,僅有兩隊在十五人以上,另外兩隊連十人都不足。意思就是,若政府不再委請職業球團代訓役男,將有兩隊要湊足九人比賽都很勉強。

若球團連對最基本的生財器具投資都如此,那對於專業行銷、球場設備、球員照護、後勤支援、各項軟硬體…這些更進一步的投資呢?更遑論球員福利!

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產業的企業家精神何在?政府若欲扶植一項產業,發展過程缺資金、缺勞力、缺土地、缺技術,政府或許都能找到方法加以幫助。但缺的若是企業家精神,叫政府該怎麼幫?這樣的產業,值得拿納稅人的血汗錢去扶植嗎?(作者為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