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總統談「軍購」 講了真話?

馬政府到底有沒有心向美軍購?最近馬總統在接見美國美台商業協會理事主席伍佛維茲時,據稱是其第十九次公開呼籲美方出售F-16C/D型戰機給台灣。他還坦承:台灣在採購F-16C/D的過程確實不是非常順利,就連台灣提出的「採購意向書」,美國一直不願意接受,甚至希望我們不要提出來。

馬先生之所以要做此解釋,肇因是稍早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在參議院的一項研討會上透露,共和黨參議員魯加曾經向國務卿希拉蕊關切F-16C/D,結果獲得的官方回函竟是:與外界揣測的剛好相反,台灣到現在根本沒有提出採購要價書。這番表述傳回台灣後,立即引起國人一陣譁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做為三軍統帥當然必須給全民一個說法與交代。

馬先生的陳述,即:由於美方暫無出售F-16C/D的計畫,因此我方在美方的示意下無法提出採購意向書,大體上大家應可相信其為真,但是比較令人遺憾的是,這個低聲下氣、束手無策的態度,似乎與過去馬先生給人的印象不太一致。猶記二○○七年間,馬先生時任國民黨主席,他曾經拿著麥克風大聲地說:「三年前民進黨他們提出六一○八億的軍購預算。我們在程序委員會擋了五十幾次,這樣夠不夠強悍?」當年的馬主席確實非常「強悍」,三年就軍購案擋了五十幾次,最後並大刪預算才勉強部分放行,但是為什麼現在當了總統,反而要起軍購,三年要了十九次,非但「強悍」不若當年,而且理不直氣不壯,何以馬先生自打嘴巴,立場如此不一?或者其實一致,現在嚷嚷只是作戲?實在令人非常困惑。

向美軍購不順利,只是過去八年朝野惡鬥,以致貽誤先機,危害國家利益的眾多例證之一,今天馬先生可以振振有辭的說:台灣軍購的原則,第一是汰舊換新,第二是防禦性的武器,第三是我國本身無法自製的武器裝備。然當年被國民黨封殺的P-3C反潛機、柴油潛艦、愛國者三型飛彈哪一個不符合這三原則?什麼理由讓這個具有執政經驗的政黨當時仍然執意為反對而反對?

軍購案是高度敏感的交易,要成事,絕對是檯面下鍥而不捨的交涉協商,會拿到光天化日之下由總統在接見賓客時以大鳴大放的方式進行操作,不外幾種可能:一是私下溝通已無可為,二是不懂涉外事務的眉角,三是文宣需求大於軍購意願,搞的是虛實二手。第一種是無能,第二種是無知,第三種則是造假。馬政府是哪一種?

最近馬先生在接受國外媒體專訪時一廂情願的認為,未來十年只要台灣維持他所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中國沒有理由改變這個現狀。言下之意,似乎台灣只要喊出「不統、不獨、不武」口訣,就可以就此天下太平、永保安康,如此幼稚的想法,與清朝末年的義和團以為只要起壇念咒大練義和拳,就可以刀槍不入抵擋洋槍洋砲有何不同?

馬先生個人或其領導的國民黨要當現代版的義和團,雖屬自由抉擇的範疇,但是馬先生現為台灣的國家元首,國民黨是執政黨,因此二三○○萬人絕不能同意此一自殺以及間接殺人的行為。理由是,弱化台灣的防衛能力,等於就是引誘中國解放軍對台發動戰爭,這絕不是天真的以為「改善兩岸關係,讓對方沒有出兵的理由」就可以避免。最近南海爭端再起,中國在香港的喉舌文匯報社論居然明言:「大陸必須做好軍事準備,如果有關國家一意孤行,採取過分挑釁行動,必將遭到有力的回擊」。要不是美國積極強力介入,美中外交斡旋與美菲聯合軍演已經同步展開,中國要在南海發動第三次海戰不是不可能。這個例子嚴肅說明:中國解放軍豈是馬先生眼中吃齋念佛的善男信女。

對於業已在位三年多的馬先生,我們必須再次不諱直言,提出問題是反對黨的角色,執政者的責任在解決問題,因此告訴國人華府要我們不要提F-16C/D的「採購意向書」,這是不夠的,對各類賓客提出再多的售機呼籲,不但於事無補,只會更加凸顯自己是個蹩腳的總統。大家要看到的是:馬先生如何「強悍」的買到台灣所需要的軍備,如何「強悍」的彌補過去五十多次阻擋軍購預算的嚴重錯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