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洗手 是醫護人員的道德

◎ 林美良

自一八四七年匈牙利醫師Semmelweis,發現產婦發生產褥熱(感染)造成高死亡率,是因為醫師在解剖屍體後未洗手造成。隨後,他推廣的洗手措施已讓不同醫院的產褥熱死亡率呈現戲劇性降低,但洗手始終無法受到當世代的認同,因為當時醫界認為洗手措施了無新意,且存在著醫師是紳士,手不可能不乾淨的專業傲慢。

何以洗手涉及道德議題?孟子說︰「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洗手」在十九世紀可能讓產婦生病死亡;在現代「不洗手」會造成院內感染。在醫院工作的各種專業人員,內心中一定清楚認知洗手時機和正確洗手對病人健康維護的重要性,而且正確洗手並非高深技能,做與不做之間但憑個人良心道德,外界再多的稽查也只是暫時的約束,洗手信念及落實貴於心,也是病人之福。

呼籲每位醫療專業人員在「洗手五時機」─接觸病人前、執行無菌技術前、接觸病人血液體液後、接觸病人後及接觸病人環境後,都應當以正確的「洗手步驟」─內、外、夾、弓、大、立、完等步驟正確洗手,讓我們的病人能獲得乾淨的照護。(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督導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