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面對「馬意為尊.黨意至上」的國會─怎麼辦?

立法院本會期最近結束未久,在會期的最後時刻,通過了一項非常重要的人事同意權案,四位新任大法官人選,將於十月一日上任,任期八年,至二○一九年九月底任滿。也就是說,馬英九下台了,他們仍將負責行使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總統副總統彈劾、政黨違憲解散等四大案件的審理職權。對於這麼動見觀瞻的人事安排,佔立法院絕對多數的國民黨立委卻在自稱「含淚」、「吐血」投票的情形下,全數通過馬英九所提名的四名人選。這種「無奈」,很清楚的告訴台灣選民:票投給國民黨根本沒用,未來的立法院實在不需要這麼多沒用的國民黨立委。

為什麼票投給國民黨沒用?看看前述的國民黨立委就好了,對大法官提名人選有意見,事前沒有管道向上反映主張,事後被行政院、黨中央複式動員下,不但不能專業審查,連投下不同意票的膽識都沒有,最後只能以「含淚」、「吐血」來逃避罪惡感,企圖取得社會的諒解。這種兩面手法,騙自己都騙不了,又如何欺騙選民?此等中央民代盤據立法院若只是為權力者護盤、遮羞的工具,無法促進政治的提升與進步,我們還把寶貴的一票投給他幹什麼,是不是棄之可也?

國民黨立委無用論,有其結構性的因素使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這四位新任大法官最近在司法院秘書長陪同下拜會立法院長,此一禮貌性的致謝,原為政治常態,但是身為國會議長卻主動提到:馬總統很肯定其中一位準大法官主動說明綠卡的態度,還說「沒誠實講的話,別人怎麼知道妳有綠卡的問題?」甚至還安慰「得票數最少,那是因為最受矚目,這也難怪」。看到這段對話,選民就更可以理解為什麼馬英九可以如此輕忽國家名器的莊嚴性,連年乙等考績都可以當大法官,有綠卡又算什麼。在黨國體制之下,整個國民黨事實上是一個金權共犯結構,所有的依附者心中早就沒有立法院長與總統、立法院與司法院之間該有的憲政分際,更徹底忘了代表民意監督政府的代議價值,因此才會表露出這種馬意為尊、黨意至上的不當言行。一個最資深的議長尚且如此,遑論其他國民黨立委當然只有「含淚」、「吐血」的份了。問題是,國民黨共犯結構被外界質疑許多成員可能有得拿有得吃,因此寧願「含淚」、「吐血」,也覺得划算,但是一般的公民明知姑息會養奸、有什麼理由仍要助紂為虐?

握有同意權,卻自動繳械,何況立法權,能有什麼期待?本會期在趕進度下囫圇吞棗通過的法官法,呈現了妥協再妥協的「聊勝於無」色彩,由於在「資訊透明」與「引進他律」兩項原則上的回應不足,被民間團體打了五十分的不及格分數。國民黨立委這麼多,有絕對的主導力通過更好的法案內容,為什麼做不到?馬主席在中常會解釋了:「先求有,再求好」。自我降格?原來如此。

立法院現在僅有一一一席立委,國民黨擁有七十三席,民進黨僅有三十三席,無黨聯盟五席,無盟常奧援國民黨,因此泛藍控制了超過三分之二強的國會,等於把國會也變成了「含淚」、「吐血」的國會。既然國民黨立委無用又顯然太多,要重新挽救立法院的健全發展與運作,具有民主制衡意識的選民必須策略性的支持反對黨的政黨得票與區域席次能夠過半,其具體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擁有投票權的選民未來應該暫時放下地緣考慮、人脈關係與投票習慣,集中把票投給反對黨就對了。這一票,不在找個跑紅白帖的選民服務對象,而是更宏遠的目標推動立法院的改革,使國民黨立委不必再含淚吐血,有機會回家去反省,更可以讓未來的立法院在兩黨相互制衡下能真正為全民把關,避免絕對多數造成絕對腐化與絕對退化。

要選民同意這麼做,有個關鍵的配套,就是反對黨必須具備像樣的企圖心,並提出像樣的參選陣容,要把每個選區都當成艱困區辛勤經營,更要把每個選區都當成鐵票區捨我其誰,唯有這麼做,才算是切實聽到了這個國家的呻吟,才算具備了捨棄個人權力思考的全然大局觀,也才是對當政者以弱智化、綜藝化、兒戲化伎倆,來應付國政、低估選民的有效反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