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郝批黃埔 日本教官說沒錯

◎ 林鈴塙

近日因為郝柏村解讀蔣介石日記、評價國共內戰成敗因素而引發不同評價,有人對他所說「當時以黃埔為主的戰場指揮官,十年內從排長升到師長,對於戰略、戰術素養,大軍指揮能力普遍不足,為戰敗、失去大陸主因」;「問題在於當時手握軍權的黃埔將領素養太差,一旦握有兵權,即自認戰場經驗豐富,養成驕墮的心理…」,以及「蔣介石曾於陸軍大學召訓中、少將級軍官,但成效不彰…」等,均認為貶低黃埔軍魂、失之偏頗。

本人因為編輯《梅樹上的櫻花—神秘的日本■(左人右反)面部隊》,與《為義捐命—拯救台灣的日本影武者根本博》等書,參考了很多史料與幕後故事,發現當年蔣介石敦聘來台(白團)的日本教官,就常當著國軍將領的面批評:黃埔初期的學生往往上課三個月就東征,接下來的則不到半年就北伐,連年打仗,幾乎沒有時間訓練,只能邊打邊學,談不上戰略或戰術修養。比較客氣的說法是:「營長的領導能力等於日軍剛上任的少尉,連長等於軍曹,排長的程度只有伍長…」。有一次請一位少將上台講戰法,他竟然只畫一個圓圈和幾支箭頭說明進攻方向。教官不禁慨嘆「該師長的任務,恐怕一個日軍連長就可以勝任…」(湖口示範部隊演習後講評)。可見郝將軍所言不虛,由此也可理解為何在國共內戰中,國軍總是「屢戰屢敗」,一直到偷偷任用日將為顧問,才在金門古寧頭一戰扭轉戰局。

隨著老蔣日記公開,想必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將攤在陽光下,包括上述古寧頭大捷幕後英雄日本陸軍中將根本博,及其女兒誠心璧還蔣介石所送的國寶花瓶,而馬政府不理不睬一事。令人擔心的是,以郝柏村的資歷,其解讀文字還受到那麼多批判,其他軍方及國民黨「抵死」不願承認的真相,是否真有大白的一天?(作者為出版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