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作假國家,作假社會

毒食品、毒飲料充塞生活周邊的事件暴露台灣食品管理與商業倫理的嚴重問題。一時間,社會瀰漫著不安氣氛。潛在的被害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東南西北,惶惶終日。

塑化是一種反自然現象,是化學工程發達以後,運用的加工效益。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充滿著化工陷阱。人類以非自然方式調製仿自然的元素,任意揮霍。果汁可以無水果,咖啡可以無咖啡,延伸之廣,令人咋舌。在陷阱裡,人們被蒙蔽地生存,而一些病變侵蝕身體。

這是一個作假社會。作假,以假亂真。水果王國的台灣,許多冰品店以作假果汁、果醬調製商品。五顏六色吃下肚,涼在脾胃。豈知這是美麗的毒物,消費者看到報導,才知道長期受害。假人都存在了,假食物算什麼?

不只小店,連許多知名大廠,甚至國營事業,也一樣在這波塑化毒害事件中難以脫身。經濟發展有一定成果的台灣,企業如此,何以自處?是貪婪或是無知?社會倫理只是高調?牟利竟可以如此?

台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美麗之島,善良的人性,只是傳說嗎?提供塑化原料的罪嫌說禮佛三十年,用來辯稱他的心地,就如同壟控寺廟掌握政經資源的例子,一些裝飾性良善掩蓋邪惡之心。

毒物供應商也不敢給自己家人食用作假有毒食品,就像一些讓殘留農藥蔬果流入市面,而自己家人只食用不施農藥蔬果的例子。並不只是愚昧無知,而是惡質。

這個社會在作假的華麗中虛偽地光亮著,似乎已經習慣了。如果不是偶然的揭發,難道不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病理不只是經濟的,而是政治的,更是文化的。中國社會常見的現象,已感染到台灣。戰後台灣的中國化,這也是一個事證。

連國家都作假了,還有什麼不能作假的?如果不領悟這種病理,就無法療癒我們社會的沉痾!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