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資企業誠信破產 台灣不能不察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正面臨一場空前的信任危機。今年三月初,美國龍昌會計師事務所向美國證監會舉報了它所簽證的四家中國企業涉嫌財務造假,這四家企業造假的手法雷同,均是以偽造銷售、採購單據來虛增業績。其所舉報企業之一的曬樂照明已經收到美國證交所的退市通知。龍昌並指出尚有若干家公司亦有造假嫌疑。而美國證監會所列出的一百七十多個借殼上市的黑名單,大多數是中國企業。

無獨有偶的,曾經準確預測恩榮(Enron)弊案的對沖基金經理人查諾斯(Jim Chanos)指出,在美國借殼上市的中資企業,財報幾乎清一色都有問題,如果不是放空的成本太高,他希望作空所有有問題的中資企業。另一方面,彭博的中國反向併購指數追蹤所有在美國透過反向併購上市的中資企業,去年以來該指數已重挫四成。反向併購是指透過收購美國上市公司來規避IPO的繁瑣程序,輕鬆在美國上市,亦即台灣所稱的借殼上市。由此觀之,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誠信問題,已受到美國社會的質疑。

事實上,由於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龐大的國家資源被以政商勾結的手法,如太子黨與少數不法之徒的結合,用五鬼搬運法移轉到特定人手中,許多巨型企業因而快速崛起,成長與規模擴大之速度,令人咋舌。然而此中的黑幕必然不能真實反映在財報之中,因此各種造假手法充斥,官方監理單位鑑於很多企業背後根本就是皇親國戚,或者接受賄賂,幾乎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坐視不管,故而無力導正中國企業財報不實的亂象。換言之,中國企業財報不實,乃眾所周知,而官方亦無能為力的弊病。這恐怕亦是中國號稱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總體經濟規模躋身世界第二,但是作為經濟櫥窗的股市卻一蹶不振,幾乎是全球主要股市最弱勢者之癥結。若以效率市場理論分析,顯然中國股市已預先反映其企業不可告人的隱情。

坦白說,一些新興經濟體普遍充斥企業的不法行為,尤其在那些由共產陣營解體而走向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其過去被威權體制壟斷的國家資源成為一塊各方勢力爭食的肥肉。這些獵人們打著市場化、自由化的旗幟到處出草狩獵,俄羅斯的黑道、中國的太子黨,皆在這種潮流下搖身一變成為「新興企業家」。這些年來,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與「新興企業家」成功的故事,被很多人視為令人嚮往的神話,但仍有些人洞見其中的蹊蹺,以客觀冷靜的態度,與嚴謹的科學方法檢視這些神話故事,終於發現在光鮮亮麗外表下的醜陋真相。在新興國家經濟發展成為全球經濟顯學之際,如今不斷在美國爆發的中國企業財報弊端,證明他們是少數寂寞的先知。

不過,吾人關注的重點並非中國個別企業的財報問題,而是中國即將崩潰的經濟泡沫,可能會藉由中國企業大量在外國上市,輸出到其它國家,引爆一場全球金融風暴。觀之當前中國網路股掀起在美上市風潮,其飆漲的本益比已近二千年美國網路泡沫的警戒點,此舉固然造就不少中國的網路億萬富豪,然而一旦泡沫破滅,其後果將由美國投資人承擔。換言之,在中國熟諳資本主義遊戲規則後,已透過在美上市或借殼上市手法,將其國內泡沫危機輸出到美國。

值得台灣民眾關注的是,從馬政府開放中資來台後,中資企業或台商企業來台IPO(第一上市)與發行TDR(台灣存託憑證),急遽增加,已成為台股一股龐大的族群。這些中資或台商企業的財報真實性,由於台灣與中國的特殊政治關係,我金融與證券主管單位根本無從查核,加上許多中資與打著鮭魚返鄉的台商企業,來台上市主要是炒作股票,達到印股票換鈔票的目的,一旦其牛皮吹破,不但將套牢台灣投資人,恐亦重創台灣的資本市場,後果不容輕忽。尤其,在美國證券監理單位、會計公司、投資機構逐漸重視中國企業財務造假弊端之際,經濟已嚴重向中國傾斜的台灣,更必須正視這個問題,迅速提出有效的防範之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