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NCC模式不可取

■ 馮建三

馬宋建議以NCC模式,依據立法院的政黨席次,提名監委的審查人選。但NCC提名模式也許是朝野對峙、朝野嚴重失去最低限度的互信,所不得不出現的辦法,但「不得不」並不等於「可取」。不妨看看NCC十三位準委員的見解,委員們來自不同政黨的提名,他們的看法應該很有意義。

這次的NCC審查,除口頭答詢,我們另提了十八個題目,其中第九題是,「請問,在您看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有沒有缺失?如果有,哪些條文應該優先修改?」這些問題及委員們的見解依據審查辦法,業已在NCC籌備處通過電信總局公開上網,任何人均可下載。

十三位委員當中,有六位並未針對依立院席次推舉審查人的規定,表達看法。其餘七位則分別很有針對性地,或比較間接婉轉地,說明了他們對這個作法其實是反對的,或至少只是階段性地贊成,或設定了贊成條件,如NCC「這個前所未見的機關組織模式」能不能發揮功能,「需要時間和實踐來證明」。

這個數字本身已經有了意義。因為關注NCC的人,大抵知道,我國第一屆 NCC準委員的構成,由在野提名而當選者九人,在朝提名而當選者四人。現在,並不怎麼贊成由政黨提審查人的人,至少有七位。這就表示,我們的NCC準委員就這個問題,是比較能夠超越黨派層次,公正衡平地考量。假使我們敦請六位沒有表示意見的準委員務必就此表達意見,可能也會看到,將有更多委員對於現在的審查方式,有所保留。

假使真是如此,馬宋還願意提出NCC審查模式嗎?有請三思。

(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