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電子業看食品業

◎ 曾美惠

近期爆出知名飲料大廠的飲料含有塑化劑,真是讓目前正懷有寶寶的我,心驚膽跳!不停回想是否曾經在懷孕期間飲用了這些飲料,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影響到胎兒。

飲料大廠們紛紛喊冤,說自己也是受害者,事前並不知供應商違法添加。但就筆者在電子業管理廠商多年經驗,實在無法苟同這種說法。畢竟,飲料廠對於上游的供應原料商,必須有稽核與管理的功能。除了確保原料生產過程是在安全、合法的環境下被生產出來之外,也需去檢驗原物料的品質是否有達到飲料廠的要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健康。

筆者在日商負責供應商管理多年,日商品保體系除了要求原料供應商需定期提供第三者檢驗報告之外(SGS、UL等),在產品生產前,會在廠內對於生產所需原料做再次檢驗,確認原料的性質與外觀皆無異常,並且不定期稽核原料供應商或是自家廠內生產過程,且在成品完成後再次做整體抽檢。

飲料廠不能只顧成品的販售,而不去管理各個生產環節與原物料的安全,畢竟消費者購買產品,就是因為信任廠商的品牌。廠商不能到了問題發生時,才開始作無辜狀說,自己也是受害者,那誰又該來為已將產品喝下肚的千萬消費者們負責呢?(作者業商,桃園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