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談全民健保帳面虧損下的現金盈餘

健保累計餘絀表健保累計餘絀表

◎ 王宜甲

全民健康保險(以下簡稱健保)由一九九五年三月實施至今,幾乎年年處於入不敷出的虧損。因此,健保局持續對外宣稱虧損的財務,成為其不斷調高納保人之投保級距、數次提高保險費率以開拓財源的合理背書。然而,根據衛生署的全民健康保險統計資料庫所記錄的數據,累積至二○○九年十二月的健保餘絀,在「現金基礎」下卻有著不被公開討論的盈餘。

所謂現金基礎,在會計上為實收實付,也就是已實現的款項;相對於現金基礎的會計衡量方式為權責基礎,以應收應付款項衡量企業或組織的收支。以權責基礎記錄的款項,可適當地以操縱損益來達成盈餘管理目的。在不同的會計基礎下,健保局的歷史累計餘絀可由附圖得到總覽。

在權責基礎下,健保局近年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保費收入、安全準備及營運資金之利息收入、買賣票券損益淨額、公益彩券分配收入及菸酒社會健康保險附加捐;而主要支出在於各醫療院所的醫療費用保險給付、向銀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各項呆帳提存及其他保險成本。

在權責基礎下,地方政府所積欠的健保補助款被列為應收帳款,逐年造成健保局資金調度上的困難,經常須向銀行借款來代墊每季撥付給醫療院所的醫療費用,以維持健保財務制度的正常運作,因此截至二○○九年十二月,健保局以應收應付的權責基礎所記錄的累計虧損,已達五八二億新台幣。

另一方面,在現金基礎下,健保局近年的主要收入來自於政府保險費補助款、被保險人暨投保單位保險費收入,資金運用收益、代辦醫療收入、代位求償收入、公益彩券、菸酒健康福利捐及融資收入;主要支出包括撥付分局支付醫療費用、存出保證金及向銀行借款的利息支出。藉由逐年增加的政府保險費補助款,使得健保局在實收實付的現金基礎下,截至二○○九年底依然有著一七○億台幣的累計盈餘。

透過公開行政院衛生署的數據,筆者希望修正民眾對於健保局財務狀況的認知,倘若健保局「已實現」的現金收支累計盈餘還在一七○億新台幣左右,那健保局持續對外聲稱,且可能「未實現」的虧損,是否還能為其調漲保險費率及保險級距合理地背書呢?

(作者為東海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