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性平 忿忿不平

◎ 楊青芬

性平法推動多年,我們在性別意識及其尊重上是否有真正提升?這次教育部規劃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國中、小教育課程,可顯現性別平等意識逐漸受重視,日前卻因教材內容的規劃不當,引發社會爭議。究竟性別平等教育該如何教起,才不致落入傳統教育的俗套又能受到真正的尊重?

先前教育部規劃一百學年度實施的「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大致看來相當四平八穩,沒有太大爭議,但在教師的教材內容中,卻出現教導小學生可以接受同學的情感告白,有愛的接觸,分享心情、身體,乃至親密接觸,更出現教導如何清洗性玩具。對於性別尚未了解的小學生教導如何談戀愛及性事,這種情況就好像對一個還不會爬行的嬰兒,就教導他跑步那樣荒誕不可行。

因此性別平等教育理應與其他科目一樣,是從基礎概念學習起;例如從教導學生性別的認識,到性別的差異,再到性別的發展,而教導的過程也應該視學生的成長階段去施行,包括小學生是否應該開始了解戀愛的意義、認識性事的定義,這些會不會引起他嘗試想親身去體會的好奇;甚至我們反思,教導「性別」就等同必須教導「性」?這部分的教學訂定,應當不該由性別專家,或是教育專家說法為準據,當中涉及到學生的心理成長及發展是否已經適合談論,須由心理專家共同評估。

而「同志教育」的教材內容是否應該於國小階段讓其了解,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認同性別應當是平等的,則任何性別取向應當都受到相同的對待與看待,教導男性、女性的同時,同性、雙性也都必須站在同一立場與角度去認識,不應有所偏頗。

至於教授性別平等的教師本身是否有足夠的性別平等意識,乃至有一套對教師的先行教育,或是可以評估教師對於性別平等意識的量表可以參考,這些都是能否正確教導「性別平等教育」的關鍵因素。

性別平等教育看似家常便飯,其實是一項須有周延思考與規劃後所做的人權教育;希望從這項人權教育中可以真正學習到對於各種性別的「尊重」,而不是做做樣子而已。(作者為台灣智庫研究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