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拿觀光客的命開玩笑

◎ 劉子銘

當馬總統認為政策正確,使台灣一步步邁向觀光大國,並以此作為重大政績,向國民黨中常會發表爭取提名演說之際,同天卻在阿里山鐵路發生重大死亡車禍。

馬總統把觀光產業列為我國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然而接二連三的重大觀光團意外,顯示馬總統的理念到執行有相當的落差。此項問題並非因意外發生而凸顯,世界經濟論壇所編製的全球觀光競爭力報告早已呈現我國發展觀光的問題之所在。

今年初公布的全球觀光競爭力報告早已點出我國在發展觀光不足之處,這些問題多集中在環境與政府效能等類別,如觀光產業永續程度排名第五十六、政府觀光投資排名第一一四、觀光統計資料完整性排名第八十八名、環境法規執行程度排名第四十,其他如瀕危物種、二氧化碳排放、懸浮微粒等均在百名之外。這些指標共同顯示,我國觀光之品質仍有相當改善的空間。

馬總統一再強調外國觀光客由上任初期的三七○萬人,到去年超過五五六萬人。但外行的看熱鬧,內行的看門道,有遠見的領袖不應再執著於(或陷於)數字的迷思,應思考我國對這五五六萬人,提供了什麼樣的觀光品質?我國目前的觀光環境是否足以容納更多遊客?我國是否需要藉由增加遊客人次來促進觀光產業之成長?還是應藉由提高附加價值來促進觀光?

如果不思考我國觀光發展應有之內涵,重視觀光活動的跨部會連繫(兩項陸客重大傷亡多非觀光局之權責),積極改善國內觀光品質,而只是一味以量取勝,則蘇花公路與阿里山死亡意外事故將一再重演。

(作者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永續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