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核災震醒台灣人

◎ 劉進興

日本核災像個炸彈,震醒了台灣人民。

反國光石化只是浪頭,背後是新時代的巨浪。金融風暴後,全球經濟學家都開始反省,沒有節制的全球化將是災難。台灣的貧富差距急速擴大,「有成長,無就業」的騙局被揭穿。人民不再相信外銷導向的國光石化,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馬英九如果把「不在彰化興建」當作緩兵計,必將付出嚴重的代價。

馬政府一直說,核電可以提供便宜的電力。但若計算停役後的處理費用,核電是最貴的。若再加上可能的災變損失,則是天價。即使接受這樣的謊言,便宜的電力(以及便宜的乙烯)也是一帖毒藥,使產業不求升級,只求生產低成本、低附加價值的產品,以致很容易被中國取代,才會陷入今日的困境。

最近,經濟部長終於鬆口,說如果國光石化不建,會有六大配套,石化中下游將朝高值化發展。石化原料不會再用來製造幾毛錢的塑膠袋,而應生產高價位的太陽光電薄膜或LED面板。

早就應該這樣了。台灣的產業必須轉型升級,才能擺脫與中國的競爭,保有就業機會,並提升薪資與生活品質。

(作者為台灣智庫政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