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潛艦軍購三象限

■ 余一鳴

紀德艦昨天成軍,加上日本前防衛廳政務次官鈴木正孝發表台海安危攸關美日興衰,軍購案又成朝野攻防焦點。

軍工複合體影響美方軍售政策

美方軍售長期以來受到其國內「軍工複合體」的政治體制影響,軍火商的利益幾乎成為國家利益,美國政府透過軍事外交政策維護國家安全,同時也維持「軍工複合體」的利益,而軍火利益也間接維護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複合體的利益可在國家安全的容許範圍內自由競爭。

軍售項目在於圍堵中國軍力西進

解放軍近幾年快速現代化,打破兩岸軍力均勢,連帶衝擊美軍在西太平洋的防衛力量。根據美國智庫研究,中國將成為下半世紀最大的威脅來源。目前中國潛艦數量已嚴重威脅美軍航母戰鬥群,因此美國國會破天荒的通過不經由美國軍火製造商的潛艦軍售台灣案,當然其間有利益團體多方角力。美方認為售予台灣潛艦符合美國區域安全政策,當然代價是要求台灣支付額外的「仲介費」。

潛艦軍售符合台灣戰略需求

台灣早在荷蘭出售兩艘潛艦後,一直有意增加潛艦的採購數量,無奈在中國打壓下沒有任何進展。中國明白台灣籌購潛艦兵力,將對解放軍形成無可估算的威脅,正如同美軍目前對中國潛艦備感威脅如出一轍;主要是潛艦具高度隱匿性,能壓縮敵方戰略運用的空間。

正因為如此,此次美方主動同意協助台灣籌購潛艦,台灣應把握此難得機會,畢竟美國政府及國會大選後「軍工複合體」的利益可能重新洗牌,屆時美方是否會提出另一種軍售項目,就不得而知。更何況,以目前國際局勢,台灣有錢也買不到潛艦。價格也許不見得合理,但卻合乎台灣的戰略需求。

去年年底瑞典皇家戰略學院的分析家Tim指出,目前台海軍力向中國傾斜已成定局,雖然台灣無法改變其事實,但只要台灣獲得一定潛艦數量,將對解放軍攻台形成重大威脅,而且這種威脅將持續影響二十至三十年。言下之意,台灣宜將有限的軍購投資於關鍵戰略性攻擊武器的籌購,以「提高解放軍攻台的成本」。

總之,從美方的軍售結構、台灣戰略需求及潛艦的效用來看,立法院宜早日通過潛艦採購案,以防日久生變。 (作者為政治學博士,現役海軍少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