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健保不公 累死護理

◎ 盧美秀

本會和人力銀行共同於去年八月以網路調查發現,現職護理人員未來三年內有九成留任可能的僅十七.九%,整體工作滿意度六十一.二分,對工作穩定、是救人助人的事業和同事情誼最滿意,工作中最不滿意的前三項分別是薪資福利與獎勵不足、工作量大和責任重壓力大,也就如護理界前輩余玉眉教授於前文所述,台灣護理工作壽命平均僅七年,在國際護理圈是倒數第一。

目前國內領照護理人員逾二十二萬人,執業人數十三萬佔五十九%,每年約有一三五○○位畢業生,就業率不到四成,分析原因不在於供過於求,問題出在台灣護理人力配置不當,造成執業環境不良(照護病人數過多、工作負荷過重、責任重壓力大、工作時間長、職業風險高、薪資過低、不被尊重),導致護理人員執業意願低落、離職率流動率高、畢業生就業意願低之惡性循環。

護理工作是直接接觸病人、面對群眾,對病人安全照護和國人健康維護有最直接的關係,國內外有不少研究明確指出,護理人員照護病人數太多,病人發生異常事件和死亡的風險相對增加;長久以來,對浮出檯面的護理人員失誤,都認為是教育和訓練不足,簡易以懲處個案結案,總是不願意深入碰觸到人力配置作檢討,因為健保給付政策對護理的不公平,使得醫院視護理人事成本為沉重負擔。

台灣護理人員具傳統思維,一直秉持犧牲奉獻默默工作的精神在付出,長久的被壓迫還是有臨界點,傷害的不僅是護理專業發展,更嚴重威脅到病人安全和國人健康維護,期望儘快解決護病比失衡問題,終結護理執業惡夢。

(作者為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