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吳敦義的諾貝爾 過勞死的斷頭台

◎ 呂政達

勞工團體去行政院吃「窮人午餐」,還準備在五一勞動節發起「反貧困大遊行」,行政院長則回應「復甦還沒有成功,大家要繼續努力。」

其實,「報酬偏低」和近年頻傳的「過勞」,正是當前台灣白領和藍領階級的共同困境。金融海嘯後,過勞死已遍及電子新貴、保全、社工師、醫師到生產線上日夜加班的勞工,都陸續發生過,馬政府低估了「失業率升高」和「放無薪假」留下的後遺症和殺傷力。

最近工商心理學界開始關心無薪假和過勞死的關係。有學者認為,放過無薪假、曾大量裁員的公司,當初流失的員工的工作量是由留任者兼顧,後來卻成為他們固定的工作量,工作有人承接,企業當然也樂得少僱幾個人。在失業率和景氣差的外在氛圍壓力下,員工強迫性地接下超過本身所能負荷的工作壓力。因此,政府復甦經濟能力的失靈,便造成職場處處皆出現過勞死的現象。「貧困」和「過勞」已是廣大台灣勞工最真實的寫照。

猶記得當企業開始放「無薪假」時,吳敦義還拍案叫絕地說這個發明可得諾貝爾獎,遭到勞工團體的強烈抨擊。那時吳敦義辯說,企業不用付鉅額資遣費,勞工也可在景氣恢復後繼續工作。如今事實證明,對勞工來說,得到的卻是工作量的加重,和對未來的恐懼,而不得不被迫加入過勞的「齒輪」。政府無能,代價卻是民眾失去的健康和幸福感。

(作者為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