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經濟部又用缺電恐嚇人民

◎ 林明賢

經濟部胡謅一些數據,恐嚇人民說關了核電廠會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廠商缺電。

事實上,依據去年的數據,三座核電廠的裝置容量(五一四.四萬千瓦)只佔全台灣電力(四○九一.二四萬千瓦)的十二.五七%,即使台灣電力有一半供工業使用,少了六%左右的核電,工廠怎會關掉二十五%至三十三%呢?不是還有傳說中的二十八%備載容量嗎?經濟部國營會的官員唬弄媒體不打草稿,記者有聞必錄,讓官方利用媒體欺騙人民。

如果核能真的那麼便宜,為什麼日照比台灣少的德國人那麼笨會選擇發展太陽能?而台灣生產太陽能光板最有名的茂迪(據說是全球第三大)只為德國生產?

以核四為例,從原預算與追加預算,金額已達二千七百多億,如此龐大的金額,可以轉換成多少太陽能電力的建設?以屏東養水種電的資料(二百千瓦的裝置要二百萬元)來推估,一座核四的建設經費可以變成十三萬五千座的二百千瓦太陽能發電裝置,其併聯的裝置容量可以達到二千七百萬千瓦。

為什麼我們的電廠一定要大型化、集中化?微型化、分散化難道不是另一種可能的選擇嗎?台電不是有普及的電網可以把家家戶戶的太陽能積聚匯集起來嗎?(作者為宜蘭環保聯盟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