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核電?簡單算術問題!

◎ 李進良

新聞報導提到,去年台電核能電廠占總裝置容量的比率為十二.六%,核能發電量占總發購電量的比率也降到十九.三%。撇開枝枝節節不談,這麼低的比率,有什麼好堅持「既定政策」的?(有人計算說,就算三座核電廠全停機,以台灣尖峰負載的剩餘容量還有二十三.四%,也不須限電)

至於所謂已經花了千億元,停掉核四不符經濟效益之說,根本就是唬爛!昨天自由廣場有一個總經理投書質問馬政府:「到底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問得好!馬英九請回答!

(作者任職金融服務業,新北市民)

很多發電機很閒

◎ 王燦興

二○○七年、二○○九年核能發電占全國總發電量的十七%、十八%。

二○○五年十月,行政院長謝長廷對於台電備載發電容量率高達二十%導致電價太高有所表示(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oct/6/today-fo10.htm)。這幾年下來,考量產業外移,電力新增需求降低,而陸續的新增發電裝置,尤其是比核一核二裝置容量總和還大的桃園觀音大潭電廠,以及很多家的民間汽電共生與新能源加入營運,扣除淘汰舊裝置、輸配電線路改善工程,以及節約能源措施後,台灣現在的備載發電容量率,應該比二○○五年的二十%只會多不會少 。

為了要了解真實的台電備載發電容量率,現行系統總裝置容量、機組歲修、線路損失的合理數值 、夏季最高尖峰用電如何計算…,都應該被透明檢查。

「南電北送」的時代早已過去,區域電力自足,台灣不需要二位數的備載發電容量率,閒置發電容量遠大於目前核電發電量,廢核也不缺電,幹嘛還要核電呢?

台灣停掉核電沒那麼困難,是簡單算術問題,困難的是背後的核電政商利益階級與幫腔集團。

繼續使用核電,反而是耽誤了新興能源、乾淨能源產業的發展。(作者為科技業退休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