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個日本人看台灣媒體爆震

◎ 星友康

筆者友人居住於仙台市,據這位友人告知,這次強震,災情非常嚴重的宮城縣仙台市,在三月十二日(星期六)早上,還沒有自來水、瓦斯、電力,手機通訊不順,連糧食也難取得的情況下,仍然按時間收到當地《河北新報》的早報。

我們可以想像,災區人民收到早報,可得到的鼓勵有多大!他們從早報中得知外面災情的嚴重性之外,仍然可以知道外面社會為他們努力回復正常生活。就因此也有了信心及堅持等待救難的勇氣。原來,媒體也可以做到這樣的救難啊!

筆者不是很清楚台灣報紙、電視媒體,是否也能在遇到如日本這次大地震的大災難時,仍能冷靜的維持、執行該有的任務?但看到對於此次日本大地震的台灣電視新聞或報紙報導,「北海道觀光地點水汪汪!!」、「東京鐵塔歪了!!」、「旅日藝人家裡地板大理石破損」等,以及如「日本大地震台灣產業受惠」等,身為在台灣多年的日本人,心裡有點難過。

筆者感覺,台灣媒體可能因為有經營壓力,過於投入「爆料」新聞,鮮有相當整理的分析新聞。這可能是台灣和日本媒體最大的差異吧!

(作者為日本籍博士生,現就讀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