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誰殺了三個孩子?

◎ 黃天麟

台中市夜店失火釀災,留了罹難家屬永遠的痛。這是官員顢頇百姓著殃的明顯案例,此種由官員失職所造成的災難,易為人知,也立刻受到指責。

本文所要提醒的是,台灣當今有許多受害面更為廣汛更為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是政府施政所造成,且此種跡近「政策殺人」的滔天罪惡,卻常被蒙蔽在堂皇政策口號下不為人知,而不受到應有指責。幾天前(三月四日),發生在彰化和美的婦人毒殺三名親生、未滿五歲子女後引火自焚的悲劇,便是「政策殺人」活生生的案例。

陳婦之帶走孩子,過於自私,也欠缺理智,是錯誤的行為,固應受到評論,但經濟壓力,即無疑是導致此一悲劇的主要因素。她的林姓丈夫哀痛地說:他在模具工廠工作多年,但受到「產業外移」等影響,月收入從五萬元降到只有四萬元,經濟狀況有些捉襟見肘,為此夫妻吵架,想不到…。

問題是,誰讓「產業外移」?誰使工資年年縮水?這不正是馬政府制定政策時,只知台商,心無眾生的結果嗎?三年來此種只顧財團不顧蒼生的政策俯拾皆是,ECFA即是其代表作。以近日公布的「陸資來台開放清單」為例,開放的方法很多,為何一開放就讓中資參股(晶圓代工、封裝、面板等可參股十%,有的至五十%)?何不暫時不准參股,但鼓勵中資整廠來台投資,以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國內生產?

要知道,語言相同、距離又近的中資不同於外資,參股是它們的最愛,但也是對台灣最無幫助的投資方式。中資若可來台參股,自然就無整廠投資、成敗自負的意願。此至明的道理,難道制定政策的官員不知道?

或許企業會說,「參股是拉策略性夥伴,藉此打入中國市場」。乍聽言似有理,問題是,過去幾十年開拓全世界市場並不需對方參股,為何開拓中國市場就要?此時,「台商最愛、中資立場」與「國家利益、庶民福祉」之間,就得有所取捨,顯然馬政府是站在中資與台商這一邊,沒有把「創造國內就業機會」放在第一優先。繼之而來的「N-1世代建廠差距限制」的鬆綁,同樣也只顧到廠商立場與中國方面的需求。

中資來台參股准了,將來參股題材在股市的翻雲覆雨,將成為台股的另一特色,外資、中資、台資會炒得不亦樂乎,但散戶的哀鴻必然遍野。「N-1世代建廠差距限制」之取消,必使產業更進一步外移。外移後,類似彰化和美的家庭悲劇,必將層出不窮。

林姓丈夫面對三個冰冷的心愛孩子,頻頻高喊「爸爸對不起你們、爸爸對不起你們」,其情景令人心酸。但,其實,最對不起他們的應是政府!政府錯誤的對中經濟政策,才是此一悲劇的始作俑者。(作者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