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通膨吃掉了我們的健康

◎ 江明芸

從去年底到現在,短短兩個多月,不論吃的、用的,民生必需品價格皆以驚人的速度飆升,對此,吳揆在立院答詢時表示「糖要減少用量不要太甜,像泡咖啡的糖用得太重,那就可能積少成多;有些是選擇的問題,例如前幾天到花蓮去,請同仁買了碗裝泡麵,發現有售價四十五元的,但是更多二十八元的,也有十五元、二十三元、十八元等,所以『看你要吃什麼樣的材料』,有些不是用碗裝,是用一般袋裝的就更便宜。」

在什麼都漲、薪水不漲的年代下,民眾的消費習慣早以漸漸被迫向下修正,且改變的可能不僅僅只是糖少加一點,而是咖啡少喝一點,甚至直接戒掉咖啡。這對有選擇能力的中、上階級民眾而言,也許只是改變一個小小的生活習慣而已。但請問吳揆:是否想過那些身在最底層的民眾,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在兩個月前,他們可能就已經餐餐吃十五元的泡麵了,物價飆漲後,他們的選擇卻是「要這餐餓肚子?還是下餐餓肚子?」

民眾不僅要面對「吃不飽」的困境,還可能面臨「住不起」的窘境!房價的不合理,民眾買不起房子被視為「正常」外,愈來愈多人連租屋都成問題。台灣目前有一○三.八萬勞工每月薪資所得低於兩萬元,試問:這些勞工要如何在扣掉生活費後,支付高額的租押金以及水電費等必要支出?

因此,社會開始大量出現「窮忙族」,身兼兩份工作以上,但薪資卻只能勉強支付其每日生活費用,且禁不起任何可能導致無法工作的疾病或意外。最近,過勞死案件層出不窮,究其原因,除了工時過長外,更與「工作貧窮」等問題脫不了關係。

當吳揆在呼籲國人改變飲食習慣的同時,是否想過,國人吃的健康、住的健康,也正跟著物價漲幅逆向往下調整?

(作者為台灣勞工陣線教育推廣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