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小老百姓叫苦連天

官方數據往往經過美化,報喜不報憂,企圖掩蓋真相。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一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僅一.一一%,屬溫和上漲,但市面上卻是吹起一片物價漲風,民生物資喊漲一成五至二成,讓薪水不漲的民眾叫苦連天。

誠然,國際原物料、農糧價格飆漲的元凶,主要是全球異常氣候與熱錢亂竄,天災加上人為炒作,使得通膨似乎有壓不住的趨勢。但是,政府仍有政策工具可以管制不當炒作,例如徹底調查業者的成本、課徵熱錢稅、降低國營事業如中油的法定盈餘、增加弱勢家庭的補助等,在不干預市場機制之外,減少民眾的痛苦。

但是,馬政府顯然欠缺積極作為,並且將物價上漲當成不可避免的事,因此不但未要求國營企業發揮平抑物價功能,反而因績效要求,縱容國營企業帶頭漲價。例如,去年中油雖一再宣稱汽油售價未完全反映原油漲幅,裝得一副可憐兮兮模樣,但獲利卻是法定盈餘的一倍,員工領四.六個月年終獎金,個個笑開懷。卻苦了一般小老百姓,被揩油還被吃豆腐,必須感謝中油未漲足的浩蕩皇恩。

政府對民眾痛苦毫無感受,一是由於閣員很少是貧窮家庭出身,從小到大,不識窮苦為何物,當官後自然成為不知民間疾苦,「何不食肉糜」的貴族。其次,大環境再差,藍營的鐵票族仍可享有優渥的社福、退休措施,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得藍營江山有如鐵桶般穩固。馬政府還需要在乎其他民眾的感受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