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政治需回歸人性

■ 顧忠華

堪稱台灣政治史上競爭最激烈的地方選舉總算過去了!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地方包圍中央」佈局成形,除了觀察後續政治形勢變化之外,我們不妨站在「人性」的高度上,來反省一下這幾年政治競爭帶來的社會衝擊。

自從政黨輪替後,台灣進入了「競爭性民主」階段,一連串的中央和地方選舉,在在成為政黨動員、演練、實戰、乃至準備下一場戰役的戰場,這使得台灣從二○○○年開始,每逢選舉便揚起一幕幕政治風暴,看來至少要到二○○八年總統大選結束,才會告一段落。

但是,不少民眾對於選舉期間的惡鬥非常反感,尤其白熱化的政治競爭,容易讓人不擇手段,顯現出人性中陰暗、貪婪、險惡的質素。加上媒體跟著起鬨,大炒揭弊、抹黑的連續劇,讓人民普遍對於政治產生疏離感,覺得政治只有權謀鬥爭,絲毫沒有人性的正面意義。

我們不禁要問:政治難道真的那麼「不堪」?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民主將「競爭」從潘朵拉的盒子放出來,不是反而害盡天下蒼生,不應該繼續推行?是否沒有競爭的獨裁制度,才更符合人性?

不過,環顧所有民主國家,會發現選舉固然造成激烈的政治競爭,一場場淘汰賽最終的結果,並不是那些惡劣的、貪瀆的、說謊的政客攫取權力,相反地,人性中最素樸的信任感與正義感,還是不時會發揮作用,在競爭者之中選擇出較理想的領導人物。台灣的歷次選舉,多少也印證了上述觀點,換句話說,選民心中有一把「人性之尺」,最能回應人性正面要求的候選人,便有較多的機會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

所以,就像「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廣告詞般,我們還是應該相信:「政治終需回歸人性」,因為政治不僅僅是利害的算計,還包括了情感、認同和信任的投射;而被選上的政治領導者,必須推出合乎人性的施政績效,才會得到社會真正的肯定。

「政治始終來自人性、也終需回歸人性」,這句話,送給台灣的所有政治人物,請他們將台灣治理得更「人性化」吧!

(作者為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澄社執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