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藍皮普通車的失落 台灣需要的是更深層的鐵道文化思維

◎ 洪致文

最近的政府施政,有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從張曉風下跪事件、王偉忠嫌桃園機場事件,再到文學作家劉克襄的搶救藍皮普通車事件,均有一定的發展與回應模式。政府這些「搶版面」的善意回應,其實都有待後續觀察。

以搶救藍皮普通車來說,媒體頭版的溫馨報導,換到了台鐵的回應,把原本最便宜而可以搭乘的藍皮普通車,變成民眾要花更多錢才搭得到的郵輪式套裝列車,原先「慢火車」的優閒本意盡失。而台鐵日昨還為了回應於花蓮舉辦的「鐵道文史觀光發展座談會」裡,劉克襄等熱愛鐵道人文的各類創作家及鐵道迷們的意見,配合建國百年活動,辦個「鐵道人文攝影、詩詞、小品文」作品徵選。看似美好,但為何其實缺乏真正深層的鐵道文化思維呢?

以藍皮普通車來說,台鐵知道哪一些形式的客車有鐵道技術與歷史發展的意義,而需要刻意保留嗎?台鐵把柴電機車重塗回藍色以搭配懷舊浪潮,但知道用色錯誤、塗裝錯誤的大缺失嗎?為了回應馬總統競選政見,重修東線窄軌蒸汽火車,但為求速成,也為了節省麻煩,竟改用外包方式整修,不止自身失去老火車整修的技術傳承意義,也讓這些珍貴火車在民間工廠的施作下,為了達到重新行駛的目的,而有了許多不符合文化資產修復的嚴重破壞。

台鐵為了「發展觀光」,整理並綠化站場,可以把古老的三貂嶺號誌樓拆毀改為華麗廁所。真正該保存,曾在侯孝賢電影裡一再出現的DR2100~DR2400藍皮柴油客車,至今已被台鐵廢棄不管於台東多年,不知道哪天會被下令解體消失。該保留的火車不保留,該重視的鐵道文化資產拆掉做廁所,選擇性地回應外界聲浪,外包式地達成總統的期許。最後,真正失落的,是自身最深層的鐵道文化資產,以及台灣真正該保留的珍貴鐵道文化!

(作者為鐵道研究者,http://cwhung.blogspot.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