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官總是距離民眾那麼遙遠

馬英九政府的財經大官,最近為台灣經濟發展問題,與民間智庫負責人有一番爭論。事緣新台灣國家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提出「對台灣經濟發展遠景的主張」,批評馬政府的經濟施政方向及績效,立即引來行政院政務委員尹啟銘、經建會主委劉憶如駁斥,而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不僅與吳榮義所見略同,還直指馬政府拿統計數字自欺欺人,最不可原諒。我們認為這一爭辯,其實只再度印證一項明顯事實︰馬政府的高官總是距離民眾那麼遙遠。

經濟專家之間難有共識,政府的經濟官員常從光明面看待統計數字,這兩者在相當程度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上述爭辯中,雙方觀點不僅相去甚遠,政府經濟大官對近年經濟狀況的解讀,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難以苟同的地步。

先從基本數字說起。馬政府上任之後,我國經濟成長率前年出現負一.九三%的歷來最糟糕數字,去年成長率初估為九.九八%。對於這種經濟數字的大落大起,經濟學者出身的吳榮義強調,這是跌深反彈的結果,不值得沾沾自喜。吳榮義的說法,符合事實與常識,其實沒有甚麼好辯駁的。

不過,馬政府在把總體經濟搞成歷來最壞的情況之後,不但對去年的經濟復甦感覺超級良好,強要國人相信陰霾已去,還對不信者痛加反擊。於是,馬政府除了大肆宣傳當前整體經濟情勢極其亮麗,馬總統甚至把經濟成長率攀升與公務員薪資掛鉤,要行政院考慮為公務員加薪。同樣地,馬政府經濟高官強調,所謂「跌深反彈」,在各國都跌深之後,應該比較「誰的反彈最強」。在官方說詞中,與鄰近國家相比,我國以九.九八%勝過香港、南韓,似乎「反彈最強」。

大官的比較法,雖然冠冕堂皇,可惜卻偏偏漏掉重要環節。如只與所謂「四小龍」相比,不能略過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前年經濟成長率負一.三%,比我國高○.六個百分點,去年初估成長十四.五%。顯然,僅以近兩年數字而言,新加坡跌得不如我國深,反彈卻很大;真正「反彈最強」的,是它而不是馬政府高官的自我臉上貼金。更重要的,與一般人民對經濟實況感受較貼近的失業率,我國以四.八%高居第一,遠超過新加坡的二.一%、南韓三.六%及香港四.一%;面對這樣的數字,大官猶有臉駁斥民間學者質疑,只凸顯了他們與民眾距離其實非常遙遠。

對於失業問題,民間經濟專家強調,馬政府降低失業率到五%以下,是耗費大筆預算僱用數十萬臨時工,以及部分勞工絕望退出就業市場的結果,現今仍有六十八萬勞工找不到工作,其中二十多萬為長期失業。馬政府高官不就這種把短期權宜之計長期化的美化數字作法有所檢討,反而推說民進黨政府即有如此措施。同樣地,對於來自民間的質疑,指馬政府經濟政策有傾中的迷思,不只造成台灣經濟過度依賴中國,且產業和資金大量被吸走,使台灣淪為中國邊陲,主體性快速流失。馬政府高官的回應,把我國產業及資金大量西進中國歸咎民進黨執政期間,卻不提它上任以來一廂情願與中國簽署ECFA,正導致第二次產業及資金大量西移,也不顧主體性喪失及邊陲化的危機。顯然,台灣人民對二次政黨輪替或有的期待,在歷經馬政府高官「凡事歸咎民進黨」的推託成性之後,已化為泡影,因為現今的執政黨一再承認,自己並沒有改變他們所稱前政府缺失的能力。

更嚴重的,對於民間學者一再強調台灣經濟主體性,馬政府高官非但避而不談,還舉與新加坡洽談「經濟夥伴協定」為例,以示我國正依據世貿組織(WTO)規範和世界主要貿易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並反問為何反對「對台灣有利的」ECFA。然而,數日之內,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即公開宣稱,中國對台灣的經貿政策是有「政治前提」或條件的。顯然,馬政府一再吹噓ECFA不涉政治及主權,是自欺欺人的漫天大謊。同時,把新加坡列為主要貿易夥伴,甚至與中國相提並論,又證明馬政府高官,與一般人民從常識出發的認知,相距何其遙遠。

經濟專家之間意見分歧,本不足為奇,從馬政府財經大官與民間學者的上述爭論,卻足以看出,馬政府從經貿到中國政策極其偏執且脫離庶民感受,問題正出在馬先生跟他的大官,與人民相去十萬八千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