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如果孕婦找不到醫師接生

◎ 黃閔照

最近二代健保的費率計算,佔據了大半新聞版面,這小小一條讀者投書,「兩大醫學中心找不到婦醫」,不曉得我們在立法院的衛生署長官們有沒有看到。自兩千年後,全台婦產科執業醫師整體人力,便呈現逐漸下降的負成長趨勢,許多醫院早就習慣沒有婦產科住院醫師的醫療環境。沒有新血投入,也造成婦產科醫師嚴重老化現象,二○○九年統計婦產科醫師平均執業年齡高達五十二.五歲,比全國執業醫師的平均四十四.五歲高出八歲。現在的狀況是全台三六八個鄉鎮,其中有一五九個鄉鎮(四十三%),是沒有婦產科醫師的。按照目前冰凍三尺的計算模式,可以預計未來十年後婦產科醫師將出現空窗現象,也就是可能發生像日本孕婦找不到醫師接生的窘境。

分析台灣婦產科醫師人力失衡的因素分析包括︰

一、婦產科屬於高醫療風險群之科別:依照行政院衛生署統計「一九九六年至二○○五年醫療糾紛鑑定案件統計」結果,可以顯著發現婦產科之「醫療糾紛鑑定案件」為各科之冠。

二、婦產科為高勞動科別:婦產科較其他科別不同的是,婦產科醫師須廿四小時待命接生,超時工作,勞動時間及執業壓力遠較其他科別高,難怪無法羅致人才。

三、婦產科健保給付上的不合理:年輕醫師選擇其他科別,不願至婦產科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於健保給付的不公平。例如割盲腸的給付要比生小孩給付來得高。懷孕十個月政府僅補助產檢三一七○元,其中僅有一次超音波檢查補助為三五○元,比動物醫院狗貓的超音波費用還低,但卻得負擔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醫療糾紛及賠償。

寒流來了,等一下還有一位產婦要生,有時看著新手爸媽,抱著新生命,即使接生了那麼多人,心中還是會有莫名的感動,只是不曉得有多少的醫學生,能體會到這種感動。

(作者為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