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前進二○一二

二○一二年的總統大選應該是台灣前途關鍵性的分水嶺:建構一個真實而獨立的民主台灣國家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何種形式收編。民進黨的政治責任因而相形重要。生活在一個已實現民主雛形的自由人,應該有所體認。

什麼樣的人選既能贏得勝利?又能夠在台灣的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中不負使命?不只民進黨人,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人都應該深思熟慮。台灣的政治如果有動人的力量,政治人物的權力觀應該有這樣的視野。

台灣的政治版圖,兩黨化已趨明顯。但因為特殊的國家條件,兩黨並非左右政黨,而是雙重右傾化政黨:一為台灣黨—民主進步黨;另一為中國黨—中國國民黨。一黨朝向國體台灣化;另一黨朝向殖民體制中國性,確立台灣的國家才能邁向正常化。

二○一○的五大市選舉,民進黨與中國國民黨在選票版圖呈現黃金交叉現象。民進黨上升,中國國民黨衰落,提供了台灣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的新機會。這時候,民進黨更應該沉著,慎思以對。

台灣在南方,因為台灣意識和民主意識已在南方形成深層結構。大高雄和大台南的選舉,不論中國國民黨如何搖撼,仍然屹立不搖,是因為那不只是表面張力。文化運動和社會運動的內化畢竟不是競選文宣活動可以取代。南方已向中部逼近,甚至邁向北方。如何深化台灣意識和民主意識,不只民進黨,關心台灣正常化的人們也不能忽視。

民進黨的蔡英文和蘇嘉全,臨危授命,為黨出征,分別在新北市、大台中市選出佳績,被視為雖敗猶榮,在陳菊、賴清德據守南台灣時,蔡蘇被期待為二○一二年搭檔人選,象徵民進黨已走向新世代。美麗島事件受刑人、辯護律師群,除林義雄外,已經在權力高位退潮之列。這是時代的考驗,也是歷史的使然。台灣的前途畢竟要靠更新的世代去承擔。

審慎、樂觀地前進,民進黨既承擔台灣社會的期待,就要有贏得二○一二年大選的志向。這樣的志向是權力和責任的雙重視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秘書長蘇嘉全,何不邀請既是社會人士、也是前民進黨主席的林義雄交換意見,再在黨內形成共識,以竟其功。

謀定而後動,為了台灣共同的願景,要有眾志成城的台灣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新浪潮才行。(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