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國早就百年了

◎ 賴福順

國史館「民國百人」票選,一片責難聲。這項民國百人票選的推出是可以做的、非常好的活動,可從中看出在中華民國三十八年期間有什麼影響人物。但問題是為什麼由台灣來做,這是中國的事,為什麼台灣政府(世界各國數十年來的稱呼Taiwan government)搶著做?

依據數千年來的傳統,東西方歷史學家對於選擇某一時期的歷史人物有一致性的看法,在空間上,首先確定為該國人士,在時間上,區別是否死在那一個時代之中,若非是,死於該時代結束後數年內亦勉強可以入列。該期間的人物不論其是否站在政府這一方,只要是具有影響力,或其在學術、藝術、社會及經濟上表現卓越,都是歷史著錄的對象;但生於該時代之中,最後結束該政權的人物不可將之入列,彼等歸屬於下一時代。這樣的標準亦適用於票選活動選擇的對象。

這次票選活動,國史館一開始就做錯了,台灣的國史館為何要做中國近代史上的票選人物?可以做的「台灣百年人物」票選活動卻不做。

從已知的名單而言,很多未依據歷史學準則,其中有不少台灣人竟然入列,請問吳三連、王永慶、鄧麗君等人何曾是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期間的中國人?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等人都是結束該政權的人物,也不該入列,他們屬於下一個時代的人物。這次有的媒體批評該時代的部分人物不可入列,如袁世凱、汪兆銘、陳儀、李宗仁等人,這樣的批判是不符合歷史學準則,畢竟他們也是該時代具有影響力的人,不能因為後人的好惡而有所增刪減損。

(作者為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