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不笨 因為我要生存

◎ 鄭雅丹

國立大學四年的學費大約要三十萬,這個數字絕對只多不少,以目前二十二K專案計算,新鮮人一畢業,要不吃不喝的工作一年半才能夠還完這筆負債,但是很明顯的,兩萬多的薪水對一個在台北租屋生活的人來說,開銷可以打平大概已經是萬幸了,而且這筆貸款並不是人人都不用繳利息的。

其實就筆者所知道的,真正需要助學貸款的,通常都得再去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甚至筆者周遭有個朋友,除了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和學費以外,還必須拿出辛苦賺的錢幫妹妹繳學費,因為妹妹讀的是私立大學,學費更高昂、更負擔不起。

而且打工本來就是一種社會經驗的累積,沒有經過這一段,就不會知道工作的辛苦,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辛苦的,那種不做事乾領薪、耍耍嘴皮子就過一天的工作,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的,有多少人是在學生時代就累積自己做人做事的應對,累積自己在某個專業領域的能量,這些不現在開始,難道大學畢業才開始努力嗎?現在有多少企業是會要大學四年都在看偉人傳的新鮮人?

在大學四年不用打工,是幸福又幸運的事,每個人有不同的家境,這種奢侈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甚至有的人還得為家中經濟盡心,這些困難、這些需要,只要談到錢,恐怕是污了「君子」之耳。

(作者為學生)

◎ 蔡宛蓁

根據王建■(火宣)的「笨死說」,大學生自食其力是件差勁之事!不知王院長是否真的明瞭,為何大學生及研究生會將許多時間拿來打工賺錢?是家境,是環境,還是現實逼得我們不得不提早接觸社會?

學生打工的背後,有些是為了減輕家中負擔,有的是為了學習經驗,前者王院長鼓勵清寒貸款,但貸款終究是要償還,如果政府可以比照中生來台的補助,也許學生就可以把握黃金時間,努力閱讀並勤學向上;後者王院長表示不值得用黃金時間換取打工的一點經驗,但在當今社會中,追求的是理論與實務並重,並非單純啃讀書本,就能獲取知識,如果僅是拚命埋首於書本中,難免有淪為紙上談兵之嫌,尤其一旦畢業後,應徵公司也都希望學生有相關工讀經驗,如果不先於在學期間累積經驗,是否又會將我國失業率帶往另個高峰?

院長大人!我們不笨,我們只是需要錢!但在政府尚未擬定好相關政策前,這句「笨死了!」我們似乎也只能吞下去,然後利用黃金時間,繼續打工過生活。(作者為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