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洋城市 何必排外

◎ 吳春貴

楊秋興最近主打陳菊不是高雄人,黃昭順是高雄媳婦,只有他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惟有在地人才懂得在地人的需要。

高雄有港口,比較有謀生的機會,所以鄰近的台南人與澎湖人最早移民來高雄。當時高雄有三大派系,即在地派、台南派、澎湖派,從省轄市開始選市長,第一任、第二任是謝掙強,澎湖人;第三任是陳武璋,台南人;第六任是楊金虎,台南人,可見當時外來移民人口的勢力與團結;到第四任、第五任、第七任才由在地的陳啟川、王玉雲當選。

一九七九年,高雄改為院轄市後,市長開始官派,在長達十五年以上的官派後,院轄市長開放民選,因政黨競爭日趨激烈,以致地方派系開始式微,市長選舉成為政黨對決的局面,結果是:第一任吳敦義;第二、第三任謝長廷,台北人;第四任陳菊,宜蘭人,也都是外地人,在地派變成一蹶不振。從以上名單來看,高雄市長幾乎是非高雄人的天下。

高雄是廣納百川的海洋城市,各地移民共同創造高雄的繁榮,近年來更融入了來自境外的新移民,因此高雄已成為南方最大移民城市,遠親近鄰的關係打破了派系的藩籬,因而在地意識已甚淡薄,此時此刻,強調你是不是高雄人,對選戰的幫助不大。

(作者為退休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