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一退再退 馬政府有底線嗎?

◎ 黃國昌

在東京影展的星光大道上,中國代表團團長江平蠻橫地向影展當局要求將台灣代表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台灣,並要求台灣要跟著中國代表團一起走星光大道;更甚者,江平竟然在會場飯店對我國新聞局電影處長陳志寬當眾咆哮,質疑他是不是中國人,這樣的畫面經電視轉播傳回國內,國內輿論一片譁然,國人無不義憤填膺。陳處長一句「我是台灣人」,堅不妥協的表現贏得國人稱許,暫時止息了怒火燒向馬政府的可能性。

不過,馬總統與中央政府大僚們對這件事,實在不宜等閒視之,更不是如吳敦義院長一句這是單一事件就可以輕輕揭過的。馬政府自二○○八年上台以來,內政表現不如預期,施政滿意度屢創新低,為了挽回民心,強力執行經貿開放合作,政治低調不對抗的中國政策。中國看準馬政府孤立無援,不斷釋放善意,陸續恢復兩岸兩會制度性協商、大三通、陸客來台觀光,直到簽訂ECFA經貿協議,兩岸關係一時間水乳交融,而中國的善意就像裹著糖衣的毒藥,一方面為馬政府一階階堆砌其所謂的政績,一方面把台灣更往其所布置的陷阱拉近。

事到如今,江平事件究竟只是單一事件,還是中國政府系統性的兩面手法,其實根本無關宏旨,重點是面對這樣無所不在,軟土深掘的試探,我們有能力作怎樣的反應?今天的陳處長還能在會場挺起腰桿,語調鏗鏘地堅持立場,不知道十年之後的官員還有無如此氣概?

馬政府必須了解一件事: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現今世界所公認之中國此一現實,任何有關台灣隸屬、從屬於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認為台灣係中國之一省(地方政府)的主張、論述或對台灣採取帶有以上意涵的稱謂,就應為我們所堅決反對!絕不妥協!

回到江平事件的處理上,基於以上的原則,除了陸委會的記者會之外,政府應該要有更高規格的反應向中國表達不滿與抗議。如果政府希望穩健正面地經營兩岸關係,並取得國人信任、國際正視與對岸的尊重,當受到挑戰或試探時,就應該清楚明白地表達我們不可退讓的底線。

(作者為澄社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