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不如英國 並為徐若瑄喝采

◎ 黃世澤

在今年東京電影節中,中國代表團的荒謬表現,成為了又一國際笑話。

眾所周知,英國在世界盃是一拆為四參賽,分別是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威爾斯(Wales)和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這還未計百慕達、開曼群島等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英國人從來沒有要求這代表英國本土的四隊採用「英國英格蘭」、「英國北愛爾蘭」之類怪名稱。另外,近年英國出口產品,也不少標註英格蘭製造(Made in England)或蘇格蘭製造(Made in Scotland),用聯合王國製造(Made in U.K.)的不多。

香港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無論郵票到奧運參賽都是用「香港」名義,而不是「英國香港」。反而在中國接管了香港後,才出現「中國香港」這矮化香港的名義。

對英國人而言,如果今天有人堅持直布羅陀要以「英屬直布羅陀」名義加入歐盟,提出這主張的人,在英國一定被視為思想落伍的怪物。

事實上,只有一些缺乏自信的國家,才會用「中國台灣」這類令自己很爽,沾了別人的光,但完全不符事實的稱呼,這稱呼甚至有視台灣為殖民地之嫌。

因此,台灣代表團理應據理力爭,徐若瑄無懼中國封殺,在記者會上為台灣爭取應有權利的表現,值得讚賞。台灣實在需要多幾個這類不怕中國封殺,能夠以台灣為榮的藝人!

(作者為居港英籍時事評論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