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馬英九主政,外交休兵,凡事屈從中國,他接受外國媒體專訪,已經失去本土政權時代,透過國際媒體力爭台灣權益的意義。

但他偏愛此道,沒話找話說,言詞含糊,每次都以「更正、澄清」收場。這次美聯社專訪也不例外,結果越描越「紅」,自己暴露外怕中國、內懼選民的心病。

外怕中國與內懼選民,都有一個共同點:怕不能連任。他以屈從應付中國,卻以謊言應付選民。要求美聯社更正的重點,表現的就是屈從與謊言。

馬英九最急於更正的是他把中國「實行民主與尊重人權」,作為「任何政治統一」的條件。美聯社記者怕理解有誤,曾特別向他追問求證,但他並未當場澄清,事後發現設定條件「冒犯」中國,急忙要求更正。

以所謂「終極統一」為目標的馬英九,第二項更正在否認他有時間表,會在第二任與中國展開政治協商。美聯社記者曾以「我的理解是否正確」向馬英九求證,他也未當場「更正」,反而說「那要看關係進展的速度而定,看這些(經濟)問題是否圓滿解決」。

馬英九既有「先經後政」之立場,又不當場否認在他第二任開始政治協商的可能性,只說看經濟議題進展而定,那合理的解釋當然是談完經濟便談政治議題。這句話會嚇跑選民,他只好用謊言否認。

所謂政治協商沒有時間表的謊言,已被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的「經中有政」戳破;雙方會談主動權操在中國之手,馬英九不能抗拒,只知屈從。他連以民主與人權作為與中國政治對話的條件都要否認,立場比當年的「國統綱領」還軟弱。

美國與中國建交,宣佈前三天還在說「沒有時間表」,那證明是騙人之詞,馬英九的話更是如此;台灣選民已被騙一次,看清了他當選後食言變臉的面目,不會再上一次當。(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