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讓民進黨大敗一次?

長瘤可治 癌症難醫

■ 涂醒哲

最近郭長豐醫師在自由時報連續寫了兩篇文章呼籲「教訓民進黨,保護台灣國」,一些政論性節目也都有相同的聲音,甚至三立大話新聞的鄭弘儀,也特別把郭長豐的這篇文章提出來詢問與會的參加人員,連我在外面坐計程車或跟朋友聊天,也聽到不少不滿及擔心的批評,我覺得這些討論是非常的錯誤,會有誤導的可能性。

讓民進黨大敗的作法不外乎有兩個,一是把票改投國民黨,另一個就是不去投票。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是國民黨最近密集打擊的目的,希望左右選情。這種情形在去年底立法委員選舉時已經發生過一次,只要民進黨支持者不去投票,而國民黨的死忠者基於危機意識,一定會去投票,那國民黨一定會大贏。

民進黨的確是有一些敗類及做錯的地方,但總體來講,還是比國民黨好很多。大家唾棄國民黨的貪污腐化,才選擇清廉的民進黨,現在竟然發生陳哲男事件,人民非常不能諒解,但如果因此就讓民進黨大敗,讓國民黨復辟,就好像泄尿的換瀉屎的,反而更臭更糟;因為泄尿好治,瀉屎難醫。

民進黨長瘤,只要把瘤割掉,讓他好好反省改進,休養生息就會恢復健康;但是國民黨的貪污舞弊就像癌症已經轉移,甚至還轉移到中國去,從伍澤元、朱婉清到陳由豪,均非嫌疑待查,而是已判刑確定,國民黨有道歉之意?有羞恥之心嗎?

看國民黨在處理黨產,以立法院多數暴力力抗人民之追索,以偷賣、賤賣的方式急於據為己有。再看黨工年資可以變成公務年資,讓前副總統可以月領四十七萬元,讓苦哈哈的人民納稅來替國民黨黨工、高官支付十八%利息,這樣的政黨若再復辟,台灣人多麼危險!多麼可憐!

請你大聲批評,請你大力撻伐,但終究是自己的本土政權,罵歸罵,疼還是要疼,年底選舉一對一,千萬不能讓外來政權贏。

(作者為醫師,前衛生署長)


上次教訓了 結果如何

■ 郭正典

由於阿扁一句有爭議的話,郭長豐醫師兩度在自由廣場發表文章,呼籲泛綠選民讓民進黨在這次三合一選舉中大輸一次,以教訓一下民進黨,保護台灣國。如果真為台灣,則郭醫師的呼籲頗有商榷餘地。

軍購案已被立法院程序委員會裡的泛藍立委封殺了三十六次;泛藍立委還想要通過和促法,平白將台灣奉送給我們的敵國、他們心目中的祖國—中國。是誰讓國親兩黨如此囂張的?答案是上次立委選舉時泛綠選民因為對綠色執政不滿而放棄投票權,使泛藍立委在國會中過半而能胡作非為。

泛綠選民在立委選舉中已經教訓過民進黨了,結果是民進黨執政團隊更加跛腳,國親兩黨更加猖狂。

既然如此,那麼,再教訓一次民進黨有何意義?豈非更加親痛仇快?

這一次如果讓泛藍拿下全國過半縣市,則以其豐富的黑金操作及綁樁經驗,二○○八總統大選將如探囊取物,「聯共制台」將更容易,台灣遲早會被中國黨交給中國統治,「中華民國在台灣」將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不可能再有個台灣國可以讓郭醫師保護了。

戒嚴時期知道報紙要顛倒著看的台灣人,在新聞過度自由的今天反而不懂得明辨是非,結果是被居心可疑的統派媒體牽著鼻子走,跟著大罵本土政權,甚至罵得更凶!

「醫師法」第廿一條規定,醫師對於危急之病人應即依其專業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七條規定,不替病人施行心肺復甦術的條件之一,是應由二位醫師診斷其確為末期病人。阿扁政府的政績尚未惡劣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郭醫師的呼籲有違反醫師法及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之虞。在台灣國尚未建立、茁壯之前,豈可輕易放棄任何一次選舉呢? (作者為陽明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所長)


重燃希望

■ 郭長豐

就在我們對民進黨深感失望之際,考試院終於通過「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合理化方案」,同時,朝野立委達成共識,老農津貼明年調高為每月五千元,國家福利資源分配合理化向前邁出第一步,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初步彰顯,也讓我們對阿扁總統和民進黨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明知既得利益者將反彈而造成選票流失,總統仍義無反顧的要求考試院進行改革,這樣的阿扁,才是我們心中的期待。

但是,這只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我們還有很多期待:

首先,我們希望總統能下令教育部與國防部全力與銓敘部配合,讓「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合理化方案」的實施日期在選前就能確定,以展現改革決心。

其次,國民黨官員退休金年資黨職併公職計算這等不合理情事,應立即追查,尤其是吳秉叡立委揭發關中與胡志強兩人知法犯法(七十六年以後的黨職年資仍然申報為退休年資),更應追究法律責任並追討差額。

第三、國民黨不當黨產的追索應繼續進行,並定期告知人民實際進度與遭遇的困難。

第四、重新檢討TVBS事件的懲處。「東方彩視」為百分百港資,應正名為「(港商)東方彩視公司」,並追究經濟部官員失職認定為「台資企業」的責任。既然TVBS為百分百港資,已經嚴重違法,應立即下令停播,直到股權結構改善至合法之日才可復播。

第五、先前已有資深媒體人揭露台灣多家媒體疑似有中資介入,執政黨應全面清查媒體資金來源,防堵中國資金滲透,影響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

第六、執政團隊應全面檢討國家資源合理分配與利用,例如:各部會的廣告支出,應用來培植本土媒體,至少,應該公平分配,不應如過去企圖討好而獨厚統派媒體。

第七、各部會政務官應有能力與勇氣面對媒體的質疑,不論質疑內容為業務、政策或個人操守,應在第一時間出來說明或反駁,不適任者應立即撤換。

期待阿扁總統立刻付諸行動,並隨時告知人民執行進度,重建本土選民對阿扁總統與民進黨的信心,喚回支持者的信任與熱情。唯有如此,不但民進黨有希望,台灣也才有未來。

阿扁加油!台灣加油!

(作者為醫師,台灣北社社員)


重新認識我們的競爭力

■ 連江豐

這幾年來,媒體熱中報導台灣不理想及不好的地方,對台灣好的一面,卻大都只報導一點點,造成許多民眾誤以為台灣是一個競爭力很差的國家、中國是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真是如此嗎?

位於瑞士的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網址:http://www.weforum.org),是全世界對國家競爭力最具權威研究的組織,二○○五至二○○六的全球國家競爭力報告,台灣在國家成長競爭力的排名,位於全世界一百一十七個重要國家中的第五名,僅次於芬蘭、美國、瑞典、丹麥。第六名至第十七名分別是:新加坡、冰島、瑞士、挪威、奧地利、荷蘭、日本、英國、加拿大、德國、紐西蘭,以及韓國。中國排名第四十九名,還比去年下降三名。這項成長競爭力的評比,包括:一、總體經濟環境,二、公共體制,三、技術與創新;是很嚴謹與詳細的評比。

為何說要加速認識台灣的競爭力?因為越早了解台灣優良的競爭力,就能有下列四項認知:

一、越早對台灣有信心,並且願意在台灣投資,促進台灣產業升級與創新,越能在台灣成功獲利。

二、中國成長競爭力跌落至四十九名,很可能是這幾年來,台商投資中國會大量失敗與虧損的最大原因。

三、台灣的競爭力既然超強,任何行業只要全國一起注意及努力,一定能很快追上世界第一流水準,這種成功的例子很多。至於尚未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的行業,則是充滿等待發展與提升的機會。

四、認識台灣的優秀競爭力後,才知道隨時在本業上認真與改良、創新與研發,不能自滿與怠惰,否則很快會被台灣的同業超越,落到不能競爭的局面,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

(作者為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