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殖民博覽會

◎ 鄭兆祥

日本時代的1935年,臺灣總督府為著欲展示殖民政府統治臺灣的成果,舉辦「始政四十週年記念臺灣博覽會」,佇迄个時代,算是「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臺灣創作界的麒麟兒,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朱點人,有一篇小說〈秋信〉,透過主角「陳秀才」的觀察,講出臺灣人的心聲。

殖民政府的宣傳、造勢真厲害,陳秀才共庄的人講:「不去是真可惜的!別莊我不知,單就我們的莊裏,沒有一家無人去看的!聽說今天的團體很多,說不定臨時火車又要滿員了。」原來是「在博覽會未開幕以前,當局者就已竭力宣傳,而島內的新聞亦附和著鼓吹,就是農村各地,也都派遣鐵道部員前去勸誘,本來並不怎麼有益的博覽會,一經宣傳的魔力,竟然奏了效,引起熱狂似的人氣。」一隻蝨母聽好謗徦水牛大。

老巡查來tshuē陳秀才,講:「你去留學中國的孫仔,何時要返來?」……「台灣要開博覽會,他敢不返來看?」……「博覽會的協贊會要募集會員,普通會員一口要……五元……」原來,嘿是官方半強逼的鼓舞,呣若強抾錢,連出外的親情都愛叫轉來參加。

佇火車頂,庄跤人咧開講:「唔,你平素是那樣勤儉,怎麼也甘到台北去?」「這,一半是不得已的。」「是你自己願意去,怎說不得已?」「我莊的警察,強強押人去啦!」底牌現出來,明明就是強逼人去!

火車行到臺北城,陳秀才看著「昔日的台北城址,已築了博覽會場」,「撫臺衙的故址,現在已經起了台北公會堂了。」撫臺衙已經變做「植物園裏的撫臺衙」囉!一个城市的記持予人拊掉,歷史予人糟蹋,人民失去認同。

75冬前的劇情,挈來21世紀的臺北,煞若親像是共款的場面。兩个外來政權,攏是殖民政府,共款的殖民心態!

註:記念,日文,即紀念。強抾錢,不樂之捐。

(作者為臺語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