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反污染≠要求賠償

從全台反污染意志最堅定的社區談六輕、國光

◎ 李根政

這二年多來,陸續發生潮寮、五輕、六輕、台塑仁武廠…等重大工安或污染事件,令人對政府的管制失去信心,凸顯人民自救的重要。

筆者鼓吹的自救,並非短暫的「自力救濟」,而是透過組織化的運作,從政策、法令、制度面,進行長期的監督。

後勁社區是台灣受害最深的石化工業災民之一。鄉親們從一九八七年抗爭中油高雄廠至今已二十三年,黑髮人都變成了白髮人。這裡是全台反污染意志最堅定的社區之一!除了在工安事故後進行抗爭,平常更由社區組織出錢委託專家學者進行空氣、水、土,以及流行病學的調查,作為抗爭依據;同時透過市議會的監督,揭露中油高雄廠污染場址全台面積第一大的真相。儘管如此,工安意外還是持續發生,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社區監督,污染會多嚴重?

近日,蘇治芬縣長和台塑協商六輕爆炸善後處理,提出了三百五十億的九大訴求;麥寮鄉民提出賠償全鄉每人五萬元等六大訴求。整個發展方向,符合了麥寮某鄉代的說法:「補償錢最實在,否則談再多也沒用。」向污染者求償固然合理,但改善污染更重要,就國家和雲林縣民長期利益,筆者建議:

一、國光石化位於濁水溪北岸與六輕相對,開發後,二大石化工業區的加乘污染效應將更恐怖!經濟部已完成的石化政策環評書,理應將石化業的各種外部成本納入,再送交環評會討論。在政策環評未通過前,國光石化應暫停審議。

二、六輕四期的環境信用已破產,台塑應停止六輕五期開發,同時承諾逐年減少空污排放量,降低居民健康風險;廢水達到全回收,零排放;以六千八百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基準,提出在地優先的碳平衡方案;全面公開各種毒化物清單、運作量及其健康風險,每年提出環境報告書,確實降低污染。

三、有關災後的損害賠償、環境復育、工安、污染管控等課題,建請雲林縣政府與議會、民間團體、專家學者組成一個談判小組,在公開透明的機制下,與台塑公司進行細緻的談判,讓中央無可卸責,切勿流於縣長與台塑的密室協商。

雲林的鄉親要有心理準備,想要制衡台塑、讓政府落實污染管控,有賴於堅定的反污染決心、實力堅強的公民社會。縣府和社區領袖應該組織居民,邀請專家學者、環保團體成為協力團體,建立真正有效的「第三者監督機制」。

(作者為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