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澄社評論》害台建設何其多

◎ 陳章波

台灣人能否永續就靠大家對台灣海島本體性的了解及維護。政治人物在執行台灣人要走的方向時,應該對這個本體性有充分的了解。這次國光石化以及其他環保衝突,顯示了執政團隊非常不了解台灣的本土特性。國光石化選在最不安全的地方,主要決定因子竟是地價便宜,而未考量水資源、海岸的穩定度、海域的生產力及承載力。國光石化的開發,將讓土地、水等資源轉換成少數資本家的財富,而以毒害土地及居民的健康,剝奪庶民原有的祥和生活為代價。這種劫貧濟富的行為是不正義的。

台灣海島的本體性在於她六百萬年前隆升自歐亞大陸板塊東側沖刷下來的沉積物,現在還在隆升,可說是來自無有,不屬於任何大陸。海岸濕地是碳匯,累積了很多的含碳有機物,生產力非常高。海島形成以後,植物、動物(如中華白海豚)遷移過來,人也來了。平地的平埔、阿美等族以海維生,高山的布農、泰雅等族以山為食;由於台灣地形複雜、多變,生物很多,養出各型能配合大地的有智慧的族人,長期既維持了生計亦與環保共存。

近四百年來,國際海外殖民主義帶來大肆開發,更引進了工業資本,讓一些台灣人也以賺錢、浪費自然資源為時尚的生活價值,成為被物所役的經濟動物,造就今日之全球氣候暖化。台灣自然環境受到相當程度的剝削與破壞,許多台灣人經歷不永續的噩夢。

工業資本發展二百年,在人類歷史上是短短的一段實驗,發現有所不對,就應該改弦更張。現今人類遠離自然太久了,漸漸地不懂得道法自然,使得生存進入困境,也使得地球遭殃。在全民的環境教育上,要道法自然,要加強對台灣海島的了解,要利用生態系來提供可持續的生活物質需求;更要提高文明的層級、尊重生命、公開討論台灣主體性的未來願景、參與國際及兩岸的互動。

當執政出了民怨,就好像司機開錯了乘客要走的方向,執政團隊就應該道歉並儘速導正。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