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星協議 一中產物

◎ 郭正亮

馬政府以為台星洽簽經濟協議,就可在經濟上避開「台灣鎖進中國」指控,甚至以為台星簽署經濟協議,還可在政治上證明「活路外交」可行。這兩種新說詞,都是ECFA騙局的進一步延伸。

首先是經濟層面。台星貿易只占台灣對外貿易三.五%,但台灣今年第一季對中國出口,就高達四十二%,兩者根本不成比例,只突破台星協議,不能與整個東協簽署FTA,貿易平衡效果可說微乎其微。

此外,新加坡原本就是近乎零關稅國家,台灣能得到的出口降稅很少,反倒是台灣關稅繁多,新加坡反將因此得到更大降稅利多。以二○○六年為例,台灣對星出口前百大品項,只有「無鉛汽油」一項需繳關稅,其餘九十九項都是零關稅。洽簽台星經濟協議,明顯對新加坡更有利。

其次是政治層面。台星並非洽簽國家對國家的FTA,而是在中國默許下,沿襲ECFA模式,改以地區對地區進行協商。換句話說,台星經濟協議和ECFA一樣,都是馬政府接受一中前提後的特許產物。

中國老早講明,只要接受一中前提,兩岸什麼都可以談。扁政府早在二○○二年和新加坡談好FTA,所以遲遲無法簽成,就是因為不願接受一中前提。可笑的是,馬政府竟把向中國低頭、接受一中前提換來的台星經濟協議,視為「活路外交」的空前突破!這種靠政治投降換取的經濟空間,和中國香港可與紐西蘭簽署FTA有何兩樣?

(作者為民進黨ECFA情勢因應小組執行長兼發言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