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經濟險象環生 台灣何能視而不見?

正值馬政府與中國簽署ECFA,並吹噓黃金十年就此開啟之際,中華信評日前發表一份報告提出警訊,指稱中國勞工成本的上揚,以及中國政府可能對其經濟採取降溫政策的不確定性,都使得已高度投資中國的台灣企業,其財務結構可能會面臨壓力。中華信評並認為,對中國內需市場及產能依存度漸增,可能會使台灣主要大型企業面臨的風險繼續升高。其實,中華信評的評估仍有低估之虞,在依賴中國日趨嚴重之際,何止大企業面臨風險,台灣所有產業都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而馬政府對此潛在風險渾然不覺,依然堅持向中國傾斜,更將為台灣帶來致命的危機。

台灣過去經濟表現亮眼,與香港、新加坡、南韓同列為亞洲四小龍,以一個自然資源匱乏、地狹人稠的島嶼國家,在面臨中國武力威脅之下,竟能有此成就,引起世人讚譽,為之戴上「經濟奇蹟」的桂冠,奈何步入九十年代後,經濟成長力道疲乏,逐漸走下坡,出現國家衰落的徵兆,導致民眾的自信心與幸福感慢慢消失。台灣經濟由盛而衰,每況愈下的原因何在?主要在於早年台灣社會雖然貧窮,但是持續超過二十年的平均十%經濟成長率,到處都有工作機會,只要肯打拚,就有出頭天的一天,甚至許多大企業的崛起,都在那個年代由創業主白手起家,那可是一段個人的努力、能力與大時代機遇形成黃金交叉的時代。

但是,之後新台幣大幅升值,以及中國釋出廉價勞工,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台灣企業開始外移中國,一方面將中國當成一個加工出口的替代基地,一方面留在台灣的部分並未能真正升級,於是逐漸發生兩頭落空的負面效應。台灣產業出現空洞化的症狀,很多中小企業遭到淘汰,結果就是工作機會流失,稅收減少,惡性循環下,台灣國力逐漸衰微。令人憂心的是,留在台灣的產業找不到出路,出走中國的產業更帶走就業與稅收,形同蠟燭兩頭燒,台灣經濟總有一天會油盡燈枯。令人憂心的是,在馬英九之前的執政者,是把企業外移中國當成損害控管,在既存現實之下,儘量防範其可能帶給台灣的衝擊與傷害,而馬英九上台後,則採取完全不一樣的政策思維,反將企業外移中國,經濟加深依賴中國,當成中國的恩賜,於是悍然與多數民意對抗,一意孤行,與中國簽署直航、開放中國觀光客、ECFA等協定,將台灣推入中國布下的牢籠。

馬政府當然不是全世界唯一美化中國的執政者,但其狂熱與盲目的程度卻無人可及,完全沒有任何反省的能力。中國經濟此刻看來似乎仍然閃閃發光,內在則潛藏許多令人不安的警訊。最明顯的是其經濟今年以來仍維持十%的成長,股市至今卻下跌約二成五,只略微優於發生主權債信危機,國家財政瀕臨破產的希臘,在全球主要股市居倒數第二,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產生嚴重落差。其次,中國維持高速成長的雙引擎,乃是房地產與政府投資,如今前者面臨泡沫化危機,據美國知名避險基金查諾斯表示,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為杜拜的一千倍,最快在今年底或明年破裂。而政府投資部分,中國在投入四兆人民幣振興經濟後,如今似無餘力再以大筆資金撐起經濟成長,若民間投資無法接續此一空檔,總體經濟就非面臨修正不可。

換言之,中國上一季的經濟成長率高達十一.九%,第二季仍有十.三%,表面上依舊亮麗,卻險象環生。美國新聞周刊發表的「二○一○年十大預測」,就將中國經濟泡沫破裂列入其中。以前預言中國崩潰,會成為少數的異端,容易被貼上反中的標籤,如今中國經濟已是泡沫,卻成為多數經濟學者的共識,差別僅在於破裂時間點,以及破裂後衝擊大小的不同看法。因此,全世界尚對中國有著無限美好憧憬,而且不管中國如何包藏禍心,依然執迷不悟,一味向中國傾斜者,非馬政府莫屬了。如此一來,如何作好自我的損害控管,降低災難的威脅,顯然是台灣人民求生存必須克服的最大挑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