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資源回收業悲歌

◎ 林惠月

家父從事資源回收業,小規模經營,沒有大車,也沒有足夠坪數可堆積太多回收物。平日除收取零散拾荒客的物品,也偶爾出外資源回收。近日經濟部卻發函來,指出此類資源回收業者並無實質對廢棄物再利用之功能,要求此類業者停止營業;若要再營業,需重新申請牌照,並且土地需具相關規定地目才可申請,另外,亦需「實質」從事資源再利用。也就是說,家父若想再營業,需自己有工廠,懂得將廢紙、廢鐵重新再利用或製造。上述規定,等同封死日後繼續營業的活路。試問,家父每天收取拾荒者的廢電器,在大太陽底下細心一一拆解,再將其分類,這做叫無實質從事資源回收再利用?

經濟部這個規定,將影響全國數十萬拾荒者及業者生計,這些社會最底層的拾荒者過的生活,真的不是坐辦公室的人可以想像的。

政府想利用簽署ECFA振興台灣經濟,卻同時要扼殺這些社會底層族群的生計,真的令人錯愕。

敝人目前服務於中央政府機關,每日坐在辦公室吹冷氣,想的是外面高溫的天氣,有多少人為了一口飯流盡汗水和眼淚。太多同事嫌棄政府對公務員不夠照顧,可是我心裡卻想著每日在大太陽底下做回收分類的父親和母親,不知何時會被政府停業。爭氣吃了公家飯,進了公務部門後,對政府更失望了!政府才是最需要被停業的部門! (作者為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