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股市信心不足 是果不是因-論泛統派媒體操作財經新聞

台灣經濟邊陲化效應似乎正在發酵,隨著對中國之經貿開放,台灣資金、人才、技術逐步向中國經濟中樞移動之量與速度也正在加速。政府採取「積極開放」政策的二○○一年,我國筆記型電腦生產正居高峰,執世界之牛耳,此時國內產值比為八十九%,中國產值比僅四%,但去年中國產值比已竄升至八十二%,國內即只剩十六%,今年台灣最後一條筆記型電腦生產線也終於關了門。中國中樞吸納台灣之速度令人咋舌。

前週末(十月二十四日)仁寶大跌了九毛,以二十九點六元收盤,據稱公司正為NB代工毛利率「保六」而皺眉苦臉。毛利率只六%?這確是經營之警訊,但也是廠商爭相西進,政府又欠缺「有效管理」的必然結果。這樣股市還能上漲嗎?當天我國股市以五七一七點作收,與年底收盤相比跌了六點八%,若與南韓之漲卅二%、印度廿九%、日本十四%相比,不得不為台灣之獨憔悴悲傷。

邊陲化是「小經濟體」在與「大經濟體」的往來整合過程中,「小經濟體」逐漸被「大經濟體」吸納消化的過程。它也是一種緩慢的過程,有時也會冒出春意,讓人燃起希望之火,但整體而言,小經濟體的活力是向下沉淪的。自一九九○年起,我國經濟成長率之緩慢下滑,銀行存放款成長率之個位數化,就是這一邊陲化過程中的現象。一九九六年李前總統以戒急用忍對邊陲化踩煞車,讓整個車子免於顛覆,但由於往後執行面之鬆懈,加上政權輪替後政府政策向積極開放傾斜,邊陲化終於故態復萌,造成了台灣在世界股市漲聲中獨自憔悴的奇特現象。

對此奇特現象,泛統派媒體一直叫嚷說,「信心不足是股市不振的原因,目前最重要的是恢復信心」。事實是否如此?說實在話,信心不足只是屬一種結果,而絕非原因。舉「一位貧血老人,不小心摔倒而骨折」為例,真正原因應是年老貧血、易於跌倒,「不小心跌倒而骨折」只是其結果而已。同理,年來股市不振,本月十七日大跌,若說是因為「禽流感」或說「信心不足」,都只屬於描述其近因與結果,真正原因應是廠商西進、資金西移所導致的失血與經濟之衰退(老化貧血)。統派學者及媒體之所以一口咬定「信心不足」,動機當然是出諸於大中國的意識形態,以此引導輿論,掩飾真正的原因,以遂其統一大夢。

「重振經濟信心、政院背水一戰」,這是鼓吹西進不遺餘力的某一媒體在本月二十四日所刊的「新聞分析」之標題。該「新聞分析」說:「謝揆深知兩岸問題才是激勵經濟的強心針,因此決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與決策高層溝通.」。我們都深知,煽動、分化也是統派超限戰的一種戰爭模式,所以希望我們的官員不會被此超限戰所分化。但若該新聞分析所期待的「放寬面板、八吋晶圓、封測廠西進,擴大人民幣至本島兌換,放寬投資中國淨值四十%上限,陸資認定提高為卅%」等等訴求果真一一實現,即對陳總統言,是陳總統所宣示的「不能有效管理寧不西進」、「有效降低對中國之依賴」等政策的跳票,也顯示了現政府「商人獻策、媒體治國」的本質,此一「背水一戰」,亦將會以統派之勝利收場,成為台灣覆沒、Taiwan Nothing之歷史性戰役。請大家小心,因為我們不要台灣覆沒!

(作者為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