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為何捨WTO平台而向一中市場高速邁進

幾個星期之內,馬政府準備授權海基會與中國簽署ECFA了,ECFA到底是什麼?由於其後續影響關係到二千三百萬的每一個人,全體國人必須徹底了解。ECFA,簡言之,是一份具有相當法律拘束力的意向書,表達彼此將在最快時間內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簽定,最終達成雙方貨物與人員幾乎完全流通的目標。換句話說,ECFA一簽字,就啟動了台灣與中國經濟統合的引擎,將立即朝向「一中共同市場」高速邁進。

這是國共兩黨政府心中真正的藍圖,這也是他們不論代價也要急切定案的原因,因此當然不可能同意公投讓台灣公民表示意見。這個真相,國民黨從上到下的政客,到現在不敢也不願意講清楚,但是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這位高階技術官僚最近說了實話,他很明白地指出,「一旦進入後ECFA時期,那就是一個兩岸間不可逆的自由化過程。從ECFA走到FTA一般要十年」。

故而,ECFA是一個「架構」,算是先開個頭,今後十年將「循序漸進,分次到位」,現在台灣給中國的二百五十項「早收清單」,僅是「小而必要」的部分,未來台灣必須把市場對中國幾乎全面打開。以今年元旦中國與東協生效的自由貿易區為例,中國與東協六個老成員國有超過九十%的產品實行零關稅,中國對東協平均關稅將降至○.一%。不過,「東協加一」只說明了未來台灣與中國之間一半的「寫照」;另外一半,東協是十個國家聯合起來與中國談判,而且是由十一國總統、總理以國對國地位簽署,台灣則因中國認定是其一部分,否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因此雙方將以海基、海協兩會的會長出面簽字,而且國共兩黨政府都主張「一個中國」,所以將來形成的是「一中市場」,這點根本不配與「東協加一」類比。

台灣與中國,在二○○一年分別進入WTO成為會員,在WTO架構之下,兩個會員國要進行任何經貿互動,都可以在這個國際平台上交往,但是入會九年來,雙方經貿關係並未正常化,台灣至今限制八七五項中國農產品與一三七四項中國工業產品進口,按照WTO規範,中國可以對台灣提告,但是中國不願意將「國內爭端」國際化,從而在WTO坐實與台灣平起平坐的地位,所以寧願吃虧也默不作聲。現在,馬政府執意要簽ECFA,等於自動幫中國開了大門,意即:中國不承認台灣沒關係,我要把過去欠你的二二四九項產品,以十年期的分期付款統統還給你。

為了定期監督ECFA有沒有落實、台灣有沒有按期還款?ECFA文本中還將訂定「機構安排」條款,由雙方代表組成「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在ECFA簽署後每半年開一次會,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以督促雙方市場的開放時程不會延宕,確保「一中市場」的實現。由於「兩岸經合會」將隨ECFA文本一併送立法院審議,由國民黨控制的國會一旦在臨時會審議通過,該組織即取得法源,其一切行事除非涉及修法、立法,將來國會根本管不著,這是不是把國共兩黨黑箱作業、暗度陳倉的最佳溫床給體制化、合法化了?天底下有這種不計名份、抱著嫁妝倒貼,還要全民背書同意其勾搭私通的國家經營者嗎?若有,恐怕也應該叫作無恥賣國。

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放著WTO現有的平台不為,國民黨非要找共產黨搞ECFA的原因了,因為在WTO國際場域,國共很難在光天化日之下撥弄權貴太子黨的算盤,非得走上ECFA這條私奔之路不可;甚至為事掩飾、聲東擊西,五百項對台早收清單被國共兩黨敲得震天價響,好不熱鬧。問題是,台灣公民會為了區區幾顆給少數特定企業的糖,就同意國民黨去主權,與中國進行經濟統合,達成「一中市場」,讓自己降薪、失業、去中國當台勞,留在台灣也要擔心黑心食品、山寨貨橫行嗎?

如果同意,可以接受國共洽簽ECFA,發動「先經濟後政治」的統合引擎;如果不同意,按照胡仲英此路一去將「不可逆」的說法,「十年抗戰」實在已緩不濟急,今年底大家就必須把國民黨五都參選人拉下來,明年將國民黨護航立委掃出立法院,二○一二年讓馬英九馬上下台,才有機會從頭收拾舊山河,否則待台灣的經濟與政治逐漸擴散成「滿江紅」時,將大勢已去,為時已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