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教育‧馬總統狀況外

◎ 蔡友言

最近,貴報指出馬英九總統肯定台北縣長周錫瑋重視語文教育,尤其是增加國中小國語文上課時數,相當不容易;他批評教育部,制定的標準相當沒有彈性,害學校得想辦法找時間。對此,讓人很擔心,九年一貫課程已經實施多年,不少人仍是一知半解,甚至在狀況外。

課綱規定,國中小學習節數,包含領域學習節數(七大學習領域)、彈性學習節數。一、二年級彈性學習節數是二至四節,三到六年級是三至六節,七到九年級都在三節以上。「制定的標準相當沒有彈性」,不知從何說起?實際並非如此。

現在,不少小學的課表上,只有「一節」彈性課,甚至「沒有」彈性課。課綱規定的彈性學習節數不見了,原本有彈性、變成沒彈性,為何?以前,小學國語將近十節,現在卻變少,得設法「增加國語節數」,為何?這兩件事關係密切,須一併說明。

北縣推行活化課程,面對外界質疑獨厚英語,縣府強調「國語課八節以上」。依照課綱規定,這是不可能的!以國小低年級為例子,課綱規定學習領域廿二至廿四節(多半是上廿三節,四個半天加一個全天),規定語文領域佔廿至卅%,即使兩者都採上限,語文領域最多七.二節,扣除二節英語、一節鄉土語言,剩下五節!

國語不能少,又要上英語,總節數固定,增加國語節數不能憑空產生,唯一可能是挪用彈性課,二節彈性課變成國語或英語,國語才能有七節;要達到八節,還得挪用其他時間,譬如導師時間。

「只剩一節彈性」,也是聊勝於無。這一節要演練運動會、畢業典禮,還安排性別平等教育、防災教育…等,能剩下多少時間?課綱訂定小五開始教英語,實際是提前到小三,甚至小一開始,當然會造成衝擊!彈性課名存實亡,怪誰?國語要加課、英語更重要,課綱晾在一邊,誰管?小一總節數廿三節(活化課程廿六節),語文領域有十三節(八節國語、四節英語、一節母語),佔了一半以上。另外六個領域只佔一半以下,不會失衡?

依照課綱規定,彈性學習節數要實施補救教學、班級輔導、學生自我學習…等。教學現場中,成績落差最大的數學,被學生最早放棄的也是數學,數學不重要?自然(理化)呢?沒了補救,少了班級輔導,影響了教育和孩子,誰該負責?不能捍衛課綱,教育部有責任;怪「制定標準沒有彈性」,「課綱」也要喊冤!

(作者為台北縣國小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