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艋舺 意義與道義

◎ 蕭賢明

近日艋舺角頭幫派、少年學壞、輾屍肇事者參加演出等新聞議論紛紛,身為艋舺在地人,忍不住要說幾句話。

我是艋舺人,艋舺是一個兼容新舊、包涵善惡的地方,不論您對電影艋舺、義氣艋舺或是黑道艋舺,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您踩進艋舺,一個滿載移民歷史、俗世宗教與多元文化的地方。

艋舺有龍山寺、也有兄弟人;有愛愛院、仁濟院,也有流浪漢、查某間;有宗祠書院、有賭場酒店;有刀槍棍棒廝殺,也有琴棋鑼鼓說唱;有文人美食,也有歹徒髒亂;出過院長、名醫,也不少地痞、流氓。

艋舺有祖師廟、青山宮、媽祖宮、長老教會、天主堂,關照四方信徒身心靈;有說書場、咖啡廳、廟埕茶館,堪稱正港台灣文藝政治的淵源聖地;有作曲家,寫出月夜愁、雨夜花、河邊春夢;有西門町上演過窗外、我是一片雲、梁山伯與祝英台;有離鄉北上的勞工、生意人,在工廠夜市商場打拚;有外勞陸配,既是家人也照顧我們的長輩;有廟會陣頭,算命占卜,有產婆接生,有紙紮送終,有早課梵唄,終老皈依,有學校書院,啟蒙傳承。

相較城市的腳步,艋舺曾經很快,後來太慢,現在卻又太急;以作品形式而論,艋舺像漫畫、萬花筒或浮世繪,既豐富也迷惑;空間中的艋舺,很亂很雜,很真也很假,電影艋舺中的質問:「人生追求的是意義,還是義氣?」身為觀眾的我認為:「沒有道義,那麼意義不過是一種生意。」

(作者為剝皮寮導覽志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