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被中國併吞的經濟發展策略」才符合全民利益

看來有越來越多的我國官員得了中國狂想症,將一切政策的成敗都寄託在我們的敵人 - 中國。據報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日前接受記者訪問時也認為「二次金改」的最終目標是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但台灣要成為區域金融中心,須先改善兩岸關係。「二次金改」在最近已引發了許多爭議,但若說「二次金改的最終目標是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金融中心,而台灣要成為區域金融中心須先改善兩岸關係」,則無異對二次金改再添加了政策目標的爭議,讓其更形錯綜而複雜。

金管會正在規劃的「股市國際版」亦與「金融中心」之思維有關,金管會為了推出「國際版」,最近言辭之目無國家,可說已到令人嘆為觀止之程度。繼祭出「金融業可轉彎登陸」之政策決定後,日前又在紐約大言不慚地說,「含陸資三成以內的企業可在台灣股市國際版掛牌」。此政策宣示,比先前陸委會明定陸資二成以上即不可來台投資的門檻明顯降低。年前辜氏的中信金只不過買下了比例甚低的中華開發股就將其納入麾下。顯然,金管會擅自將陸資定義為持股三十%以內,是為了方便陸資企業及台商(化裝為陸資)來台上市。將來之「國際版」必將成為中國企業及中國台商吸收台灣資金的捷徑,真正能吸納外國資金者不多。

金管會為何敢於如此膽大妄為?除此次陪同這些官員的有全國各大金控的頭頭,政經勢力不可小覷外,「台灣要成為區域金融中心,須先改善兩岸關係」就是他們的擋箭牌,也是統派慣用的「經濟發展三段論的統一障眼法」。

「亞太營運中心」就是其統一障眼法的代表作,他們立論之前必先一口咬定或設定一個「必然」,如「台灣經濟將來的唯一出路是作為亞太營運中心」,以此再引導至下一段論述,即要使亞太營運中心順利展開,需以中國作為台灣之腹地,所以兩岸關係必須和緩,為了和緩則必須直航、承認一中原則,甚至犧牲國家主權亦在所不惜。

亞太營運中心的陰謀被李前總統所識破而不能得逞,但代之而起的即是營運總部、運籌中心、籌款中心、轉運中心、金融中心等等,均以中國之善意、台灣之屈從作為其成功的要件。

我們的高官為什麼過去十餘年來一直迷戀於這些中心呢?為何不能痛下決心,營造出包括高科技、奈米、生技、研發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永續策略?希望他們能快快從統派所設計的籌款中心、金融中心、轉運中心等等虛幻的「中心夢」清醒,因為這些都是服務「以經促統」的經濟發展策略,均以掏空台灣經濟為其目標。

我們去年海外生產(九十%是中國生產)已超越了四十%,除了台灣,世界上已找不到任何一個有千萬以上人口而其海外生產比率是這樣高的國家。這都是過去主政者一直聽從廠商之言,一直沉迷於為中國建構的「中心論」的結果。請記住當資金持續向中國跑,工廠繼續往中國移的時候,任何籌款中心、金融中心,不管政府如何優惠台商,仍然是空中樓閣,國際版也只是將台灣資金輸送至中國的管道而已。週一台灣股市莫名其妙地大跌了一四二點(絕非因禽流感),表示了過去政府「被中國併吞的經濟發展策略」正在發酵,台灣正在被掏空,現在台灣需要的絕不是什麼「中心」,而是一套以投資台灣優先的「不被中國併吞的經濟發展策略」,這樣才符合全民的利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