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謝院長,教育需要「新文化」

■ 顧忠華

謝長廷市長接任閣揆已經滿月,從日前謝院長對於輿論關心事件之反應,如在聯電案、健保費率等問題上,呈現出比較強調「使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並進」的均衡觀點,令我們期盼未來的政策可以貫徹更多嘉惠中下階層的改革措施,以拉近貧富差距、消弭社會矛盾。

謝院長同時也延續了游院長時代注重社區和地方文化建設的意念,如「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即大體規劃出可以強化草根參與、培養互信連帶的施政方針,值得朝野拋棄對立情緒,共同制定完善的法令規章,全力推動社會新共識的重建。

進一步推論,「共生哲學」的精義,不只是減緩政治意識形態上的過度競爭,讓不同政見的群體在互相尊重的原則下,展現出民主社會「和而不同」的寬容風氣。「共生」的目的,還應該是希望每位社會成員都有發揮一己所長的空間,而創造出來的成果,則儘量透過公平合理的制度設計,使全民能夠「共享」、「共榮」,不宜獨厚某些既得利益者,形成生態上的掠食現象。

在具體實踐方面,以謝院長過去的思想言論來看,對於教育與文化的建樹,不妨提出更宏觀、更前瞻性的綱領,為改變台灣社會的「精神氣質」(ethos)注入新的動力,如此一來,配合著台灣產業的升級,整體社會才能真正進入更高的文明境界,逐步接近「公民社會」的理想。

舉例來說,謝院長過去曾經為「大學法」的修法貢獻頗多,賦予了「大學自治」的法源。不過,目前的高等教育政策,卻似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行政院「五年五百億」的「一流大學」計畫,本質上帶有「胡蘿蔔」和「棒子」的思維邏輯,意圖以經費作為誘因,來強迫大學合併,或改採「行政法人」模式。老實說,有骨氣的、具有自治意識的大學,都應該結合起來批判這種「反教育」、「踐踏學術」的資源分配方式,因為這一計畫的「政治目的」遠高於「學術目的」,而手段更是粗糙無比,只想砸錢來滿足「前一百大」的數字迷思,完全違背了「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的理念。

上述的例子告訴我們,過分忽略生態的複雜性,一味強求,往往不僅無法產生預期的作用,反而容易破壞了「共生」的基礎。高等教育亟需更多的資源挹注,但應該務實地培養優秀學術人才,尤其是投資在「法政」與「人文」的新生代研究學者與大學師資上,以儲備社會未來的領導人才庫,並為文化的多元與創新撒下種籽。

另一方面,教育部亦有必要修正急就章式的大學評鑑機制,以鼓勵「細火慢燉」式的學術與文化累積,方是正途,否則在競相寫大型計畫來「搶錢」的功利作風下(若干這類型的計畫既不「卓越」,更不「偉大」,倒常變成「尾大不掉」的「尾大」),政府只會毀了學術,卻根本炮製不出「速成」的一流學府,主政者實應再三深思!

我們認為,教育文化的健全發展,需要的是合適的土壤與殷切的灌溉,但不是揠苗助長式的政治指令,謝院長的「共生哲學」代表著「順勢而為」的思想,絕非「逆勢操作」。

或許這種調和鼎鼐的功夫,正可以帶動台灣教育文化的新氣象:一種在政治激情逐漸沉澱後,慢慢浮現的包容與自信,並能夠更精準地引領社會踏實前進。謝院長長期對於「新文化」的追求,此時不實現,更待何時?(作者為政治大學社會系教授,澄社執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