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杜蘭朵 賭爛多

◎ 敏洪奎

中國戲班在台中市上演歌劇「杜蘭朵公主」,經濟部國營會「協調」國營企業捐款贊助,被立委斥為討好對岸,然而這場捐款風波,也讓國人見識到今天官府為所欲為的傲慢,官僚文過飾非的文化,不失為良好反面教材。

上月廿五日自由時報以頭版刊載兩則新聞,一是各國營企業被「協調」捐款,一是台北市府繼所謂看板景觀稅,又想調高路角地或所謂三角窗房屋稅,對照之下,顯示的是官府花冤枉錢做人情漫無節制,向無權無勢庶民搶錢則絕不心軟,無怪有小吃店老闆娘痛指是只知「拿小老百姓開刀」。觀乎這種作風,稱得上是揮金如土,搶錢似虎。

中油等國營企業被榨去三百萬台票,以供養張藝謀版歌劇,應已夠納稅人民反感,但比起馬先生的漢語拼音方案耗資上億,他的有品運動要編十二億預算,又只是小小之巫。眾大小官員花的若是自家的錢,或不會表現得如此夠氣派。

國營會宣稱「杜蘭朵公主」一劇是「規模龐大,巨星雲集,甚受國際矚目」,搬來台灣上演「對國家形象有正面效果」云云。該國營會以此作為「協調」認捐的理由,凸顯的恐正是各級官僚慣於以冠冕堂皇,似是而非官話唬弄人民,以便為所欲為的官場習性。

「規模龐大,巨星雲集」,很像宣傳海報用語,以一政府機構如此吹噓商業演出,似是不甚雅觀。所謂「甚受國際矚目」,也不知是受到誰矚目,有何具體事實佐證。再談到所稱把張藝謀版「杜蘭朵公主」搬來上演,對台灣形象能產生正面效果之說,也是信口開河唬弄人。張版杜蘭朵原產地是對岸中國,想已在當地上演不少次,未見對該人民共和國形象有何正面效果。(作者即《一個小市民的心聲》作者孤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